为深入了解滨州当地特色文化,8月11日,烟台大学数学学院有“我”臻甜实践团队队长孟欣瑞携队员王倩前往滨州文化馆进行实地考察。
在滨州文化馆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以“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为主题的民间文学区、民间美术·传统技艺区、传统表演艺术区、传承交流区、染织布艺区、草柳编结区、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七个主题展区。团队亲身观看了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展演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暨滨州百年古建筑图片展,目睹了滨州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经过世世代代祖先的不断努力,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数不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留下了璀璨瑰丽的文化艺术珍品。
展厅集中展示了滨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发源于博兴的吕剧、草柳编织、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年画及滨州民间剪纸、邹平芯子、沾化渔鼓戏、阳信秧歌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以及滨州传统饮食芝麻酥糖、锅子饼、武定府酱菜、杜桥豆腐皮。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滨州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历代滨州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体现出追求美好生活的倔强精神和绵绵温情,是劳动人民创造力的重要见证。
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样地之一,明清以来的大规模移民在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碰撞与交融,孕育出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领导强调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采用主题场景、柜台展陈、现代传媒、传承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打造鲁北地区乃至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典范。
通过专业讲解人员的介绍,体会到了滨州当地的特色文化,团队成员为深入了解滨州传统文化,亲自采访了滨州文化馆领导,以草柳编织为例,其传统技艺已达到国家级,不同村落利用各自特色工艺发展其经济价值带动自身及周边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不同工艺的发展与弘扬,将滨州当地的文化特色传播到中国各地。
学习,传承与发扬滨州特色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和强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传播滨州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已将滨州多种传统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滨州非遗是当地生活的印记,是在时光隧道中穿梭亘古永恒的回家之路,不忘本,守初心,不仅是滨州当地人民所遵守的原则,更是中华人民不变的本心。经过滨州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实践,当地的特色文化定能得到重视,亘古流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8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