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要
2020年7月到8月,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治理的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南方供暖实践调研小分队从国民经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经过细致研究讨论,通过实地调查、网上查询、调查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分地域、分时节、分层面对南方供暖的实际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地区包括西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省份。
为了深化本次调研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特质,在制作并发布调查问卷之后,小队成员赴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长沙市,进行实地考察与数据收集。依靠广泛的数据搜集和大量的实践工作成果,分队成员对南方供暖课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并致力于将调研成果对外宣传与分享,以更好地为建设幸福社会作出贡献。
(二)课题的选择
本次课题主要考虑到分队所在地域和社会实际需要,因而选择了分队具有地理调研条件优势的南方供暖课题。
作为一个存在已久的传统社会课题,南方供暖至今仍保持着其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政治、教育、经济等各界人士仍不时对南方供暖发表看法和建议。20世纪中后期,官方颁布了“淮河政策”,将淮河和秦岭山脉作为中国南北的边界,从11月至3月为北方提供冬季供暖系统。然而,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今天,利用地理线已经不具说服力。调查显示,全国66%的居民支持南方有供暖系统,南方城市中有86%的居民在冬季使用空调、暖气等供暖设备。因此,重新考虑南方供暖的实际可行性,就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课题。
那么,当下中国南方城市供暖的现状如何?民众们对于南方供暖的建设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意见?南方城市供暖的设计规划和管理未来应该如何提高和改善?本次课题调研便由此展开。
(三)互联网资料收集整理
调研分队首先利用最便捷的调查渠道即互联网,对南方供暖相关重要资料做出搜集,作为本次调研开展的基础。资料搜集主要包括南方供暖政策、供暖需求性与可能性、供暖市场前景、北方供暖经验、国内外供暖状况比较等多个方面。
资料搜集过程当中发现,当前供暖政策的制定仍然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官方规定的南北地理分界,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气象状况的变化,冰雪逐渐南移,旧有的南北地理分界已经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南方供暖需求正在逐年上升。
资料搜集的结论分析认为,南方供暖资源足以支撑南方供暖的可行性,居民的需求也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严格清洁供暖应当被考虑。南方供暖市场巨大,具有产业化的潜力。并且从国内外进行比较,国外发达国家供暖产业相对较为领先,供暖产业可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
基于本次调研的地理性质,小队还进行了分省份的数据搜集,内容涵盖调查地温度气候、经济发展、现有能源情况及当前供暖政策等多个方面。数据搜集对象包括西藏、川渝黔、陕甘、鄂豫皖、江浙沪以及广大南方省份,从而对南方供暖整体的地理状况有了整体了解。
(四)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民意搜集来源。小队成员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各大平台扩散等线上线下方式将问卷广泛传播,收到了数量可观的反馈,本次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
1.对方的年龄、职业、地区
2.所居地冬季最低温度、有无集中供暖
3.家庭常用采暖方式、时间段、花费
4.采暖方式应该具有的优点
5.当前南方供暖优缺点
6.对当前供暖的满意度
7.可接受花费
8.对集中供暖的支持度
9.对南方供暖的建议。
此次调查数据的来源以东南地区如江苏省、浙江省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在校学生,共得到样本298人。调查对象中19-25年龄段人数较多,占31.03%。其次为40岁及以上,占24.14%。调查对象中在校学生占比最多,占37.93%。调查对象现居地中北方地区占比最小,仅为6.9%。
该部分主要是调查对象个人身份的情况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填写该问卷人群年龄段分布均匀,散布于各行各业,主要居住在南方地区。
问卷的调查结果给了我们相当可观的民意表达。调查对象居住地的最低温度在零度上下十度的范围内分布最多,分别占比为46.63%与48.19%。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的现居地都没有集中供暖。调查对象在采暖方式中首选空调,其次是各类电供暖设备,占比分别为79.79%和42.49%。大部分人(71.5%)的采暖具有间歇性,并不确定时间,一般小于八小时。相较于非采暖时期,近80%的用户在采暖时期的每月增加费用不超过500元,其中花费200-500元的占比51.81%。
在对采暖方式的期望统计中,绝大部分调查对象(80.83%)认为供暖效果好最为重要,其次为安全隐患小和经济实惠,分别占68.39%和59.59%。在对南方非集中供暖的不满意方面统计中,大部分调查对象(70.98%)认为不够经济实惠,其次认为易使室内干燥,占比为44.56%。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现有供暖方式持中间态度。比较而言,并不完全满意的人更多。
在对南方集中供暖的优势统计中,60.62%的调查对象认为南方实现集中供暖的劣势主要在于供暖舒适性差,不能自行控制。59.07%认为劣势在于设备维护,修理与更换提高后期成本量。对于南方集中供暖每月可接受的额度,仅有7.77%的人愿意花费500-1000元。愿意支付1000元以上的人更少,仅占1.55%。完全支持南方相对集中供暖的人数最多,占20.21%。其次较多的为比较支持南方集中供暖的人数。
(五)实地考察调研
2020年7月15日至7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暖通万家 温传心底”调研团队先后赴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南京市进行实地调研,前往各大小区、企业、单位寻访供暖相关信息,考察民间供暖需求情况,评估企业供暖能力,了解供暖政策。
在居民小区,分队成员受到了居民们的友好回应。成员们分组分发给居民自愿填写的问卷,并且收获了一些样本。成员们和友善的居民们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了解到如今居民们在冬季大多都会选择开启供暖设施。在大多数居民的家中都装有空调、取暖器等供暖性设备,在冬季会有至少一个月左右的使用期。在寒冷来临的时节,关上门窗、打开供暖设备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居民们也因此多出了一笔提高生活质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庭在家中装有大型空调,为家中各个房间进行集中的供暖。
在小组寻访的小区当中,大部分是由居民自主供暖,但仍有少部分社区选择了集中供暖。三个城市当中,盐城出于其临海的特征对供暖的需求并不很大。淮安市由于其处于南北分界的地理特征,集中供暖的社区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官方层面继续推进集中供暖的可能性仍不高。小区居民告诉小组成员,他们对供暖的需求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大多人认为仍未到需要官方集中供暖的程度,其中的原因主要在经济开销方面。
小组成员们又前往企业,了解经济生产生活中的供暖情况。在南京的一家石化企业,小组了解到,在特定气候下,企业会为员工提供供暖以保证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部分员工拥有供暖价格补贴,可以在家中获得较好的供暖体验。一位员工对小组表示,虽然大多数季节对供暖的需求并不强烈,但是不时出现的极端性气候确实让他们感受到供暖的必要性,对企业的补贴也很感谢。
从管理层那里,我们获悉相关企业也有发展供暖产业的相关意愿,只是现在仍在筹划和理论构建阶段,由于在这一领域缺乏尝试,市场的风险仍然阻碍着供暖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供暖产业的未来还未可知。
最后小分队前往了“供暖热线”等供暖相关的单位,询问了城市供暖目前的政策与情况。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供暖的主要时间大多集中在冬季,供暖的实际力度取决于当地供暖资源储备量和实际社会意义。相比之下,苏北的供暖范围要大于苏中苏南,并且居民的呼吁和需求更高,因此集中供暖的确在官方计划之中。
2020年8月1日至8月10日,调研小分队进行了实地调研的第二实施阶段。小队成员走出江苏省,赶赴安徽省合肥市和湖南省长沙市。本次调研的基本过程和内容基本与第一阶段相同,但明显地感受到了地理上的差异性。
湖南大多地区并没有实行集中供暖,当地居民同样热情地接受了我们发出的问卷,总体上对供暖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家中也多装有空调设备,但供暖并不是其主要用途之一。综合当地企业和单位的寻访结果,湖南省整体上对供暖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供暖产业在当地也似乎未到起步时机。小组成员对此行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安徽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安徽的冬季平均温度较低,由于处于南北分界之地,地区与地区之间供暖政策也有所不同。小组从行人那里了解到,在冬季,保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当地的市场也有大量的保暖衣物,很多居民从夏秋季节就开始准备保暖衣物。但是安徽省气候变化较大,因此供暖产业政策上存在地区差异,具体供暖也并不稳定。但总体上来说,供暖产业在安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与民生有重大联系的社会课题。
(六)总结
通过互联网、问卷、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调研小分队基本了解了南方供暖概况。可以发现的是,南方供暖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但同样有着很深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
小队成员经过仔细研究认为,未来南方供暖的关键和主体倾向将会是清洁化供暖。一是因为传统方式局限性。传统的燃煤供暖系统在中国南方难以实施。首先,它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由于燃煤式供暖系统产生空气污染物,故而,在冬天南方城市的空气质量相对高于北方。二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如今,我国政策发展注重可持续性并考虑全球环境影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并将其作为提高可持续性的关键。三是根据当前南方供暖情况。从供暖时间看,南方地区供暖时间一般为 12 月、1 月和 2 月,而北方供暖时期为 11 月-3 月,长达五个月。南方地区每天的供暖时间一般为 3-4 小时,与北方相比时间较短。主要供暖所用能源为电能,采用电能供暖不仅能耗逐渐增大,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南方供暖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在规划建设南方相对集中供暖工作时,可考虑利用核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进行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时应考虑相对集中供暖因素,预先建设供暖管网,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相对集中供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冬季供暖的需求。
而对于供暖的实施方向,周洪宇教授也曾在2019年两会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采取先试点、分步走,逐步实施策略。在供暖地域上,第一阶段考虑中东部省会和重点城市,优先拓展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长沙等大中城市供暖市场。第二阶段考虑西部省会和重点城市,向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拓展。最后覆盖其他地级市和重点县域。第二,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摸清信息,提前谋划,规划先导。第四,以大项目为抓手,推动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建设。
在可竞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在自然垄断环节加强政府监管,鼓励企业有序开拓供暖市场。去除对南北供暖政策的歧视,让供热企业、采暖产品生产企业在不同地域享有公平的市场主体待遇。
同时,城市供暖公用事业发展应适度超前规划。国家可以谋划试点,指导地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进行预研,或制定专项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发展扩容提质。综合考虑城市空间、产业、能源资源布局上与供暖发展进行衔接,将供暖-冷纳入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规划。
根据目前的气候变化规律,未来南方供暖会成为一个值得发展的产业,更多政策也会针对南方供暖来制定。相信关于南方供暖的调研将会起到相当的社会性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