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集结的“情系大山云助学,教育扶贫暖童心”暑期实践团队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精心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中心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学科辅导与缤纷的兴趣课程,为乡村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不一样的七彩假日。这支年轻的团队由教师教育学院的十多名研究生党员组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面临着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态势,他们选择以线上助学的方式为教育扶贫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云端筑梦。这既是他们教育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青年人对初心与理想、使命与担当最好的回应。实践团的队员们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学生们的信赖与喜爱,收获了当地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支持与肯定。
面对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中心学校相对薄弱的教学资源,以及当地学生缺乏关心与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实践团的同学们因地制宜,根据“以学业辅导为基石,以兴趣课程为拓升,以心理关爱为保障”的基本帮扶思路,开发了系列辅导课程,包括“认识你,认识我”班会破冰课、“送教下乡,情暖童心”多彩专业课、“感受情绪,合理表达”阳光心理课、“拓展视野,启迪童心”科普知识课、“传唱经典,润泽童心”古诗吟唱课等多样的课程,尝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调动已有资源,为支教地的学生们送上较高品质的教育帮扶。(课程安排图)
实践团队从支教地学生的学业情况着手,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了语文与英语两门专业辅导课。团队成员们在认真分析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后,了解掌握了支教地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以及学科知识薄弱点。队员们根据这些基本的信息,编制了课程辅导方案。语文课程以名著导读与专题写作为纲,队员们与支教地学生们共同品读世界经典作品,帮助学生们在读写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英语课程聚焦单词发音、语法知识、作文技巧三个方面,力求全方位地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开设较大程度上夯实了学生们的学科基础,增进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尽可能拓升支教地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学习的兴趣,队员们还创新地设计了多门提升课程。阳光心理课以“感受情绪、合理表达”为主题,通过活动实践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旨在带领学生科学认识情绪,加强合理表达情绪的意识。学生们在心理课中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接受、悦纳自我,在积极的情绪中奠定良好品格与幸福人生的基础。科普知识课关注“世界的国家和居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分布,不同国家的基本常识,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风情,帮助他们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更包容、理性地看待其他民族与文化。诗词吟唱课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鉴赏、品悟、吟唱的过程中,队员和学生们一起游览于中国经典诗词的文化长廊,在寻幽探美的旅程中生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典诗词的向美之心,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之感。(教师上课图)
此外,实践团的队员们还通过线上采访等形式,向当地学校的相关老师了解了当地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认知了目前乡村教育当中突出存在的矛盾问题;队员们还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监测,利用SPSS等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尽可能掌握乡村学校孩子们现阶段的学业情况。通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团的成员们尽可能地还原了一个典型的乡村学校的现实教育生态,并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以后,梳理现有资料成果,形成了一份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与现实价值的调研报告,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份实际的贡献。(帮扶地师生合照图)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支教地的学生们普遍学习热情高涨,在与实践团队成员们一个多月的交流中既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体验了不一般的经历,更是增长了学习自信心,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对于实践团的成员们而言,正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他们更加深刻地体悟了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与殷切希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不断借助实践机会历练自己的教学本领,在教育扶贫的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而不断奋斗,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人生的画卷,用奋斗与担当答好时代的答卷。据悉,此次实践结束以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仍将继续跟进支教地学校的情况,尝试扩大实践团队伍的规模,持续为当地的学生们提供学业上的帮扶,继续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光发热。截至目前,已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网、大学生网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该项实践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1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