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探索学习不同地区聚集富含经典的传统文化,了解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文化,近距离感受国家发展成果,对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自7月29日起,由郑州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地学生组成的云调研团——“乡风古韵”乡村文明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南阳、濮阳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实践团将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用青年建设者的眼光观察思考农村的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以现实的角度考量农村的未来发展,将青年人的力量汇入农村的发展,使其更具自身特色和新时代元素,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愈发熠熠生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2020年正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为深入了解在脱贫攻坚决胜关键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新时期商业模式——“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7月31日至8月15日,外国语学院“乡风古韵”乡村文明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一支小分队在濮阳开展“地摊经济”走访调研,通过向流动商贩、社区居民开展面对面交流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乡风古韵”实践团成员第一站来到了濮阳市华龙区体育场。濮阳市体育场是有行政允许的合法摆摊区域,位于濮阳市区最大的夜市,夜晚人流量巨大,便于开展调研。合法摆摊区域由政府划定,有画线地块摊位点和明确的经营时间,这种地区摆摊需要上缴一定的摊位费。实践团成员就摊位费、地摊经济中的劳动状况、地摊与实体店的矛盾、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生活重担和前途迷茫等问题对各流动商贩进行采访。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商贩们的主要特点,商贩主要分为四类,即完全依靠地摊者、部分依靠地摊者、就近摆摊者、体验生活者。根据商品类型和消费者年龄、职业,实践团成员分析出各类商品在地摊经济中的受众群体。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濮阳市边拐夜市。该夜市主要以餐饮为主,汇聚特色小吃、各地美食。利用地摊自身特点,实践团考察了当地卫生环境、菜品样式、新鲜程度以及商贩的各类许可证,发现一些商贩在具体经营中持利益至上的态度,缺少生产许可证,食材不新鲜,人民的健康不被保证,道路整洁被破坏等实际现象降低了地摊经济的品质,凸显出地摊经济的现存问题。
为全方位了解地摊经济的发展及现状,实践团来到了濮阳市濮阳县上亿广场。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该夜市的商业模式类似于濮阳市体育场,不同的是该地占道经营较多,占用了人行道两旁的区域,交通拥堵现象时常发生。在对商贩的采访中,商贩们表示之前也有类似经济模式,但不是作为主业。疫情来临使得他们本身已有的生意逐渐萧条,国家支持地摊经济真正而有效地帮助了他们这些小微企业恢复经营。
地摊经济自古有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种时代气息的象征,即浓浓的“城市烟火气”。故从文化角度来看,地摊经济是无可替代的,人们亦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模式,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对待地摊经济持宽容之心,作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则更多地通过人性化科学管理以及城市面貌管理,使地摊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抵消城市生活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乡风古韵”实践团通过本次调研,对地摊经济的概念、由来、现状以及地摊经济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地摊经济挑战城市社会管理等有了更加清晰、深刻且具体的认知,加强了成员们对于问题多角度思考的意识,拓展扩充了成员们对于经济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