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中国,8月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市“保卫黄土,圆梦绿水青山”暑期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安塞县高桥镇的南沟村,由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讲师许锐老师带队在当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保卫黄土,圆梦绿水青山”为主题,经过第一天走访贫困户和实地调研参观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南沟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青山云海两茫茫
实践队一行进入延安,绿意葱茏扑面而来,一路上青山绿水生机盎然。安顿下来稍做休息,队员们迫不及待想要去一探究竟,这堪称“塞北江南”的边远山村如何发展起来的。实践队成员在村民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贫困户,“哎呀,以前的南沟村,沟壑纵横、黄沙漫漫,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可低了”,农户们说到。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退耕还林,南沟村现在成为延安市生态示范乡村。实践队一路沿着宽阔的上山公路考察,用“形色”软件识别各种植物,调查植物多样性,认真记录。指导老师说“在陡坡地方长出的这些蒿类植物,可以称为‘先锋植物’,有了它们这些地区经过繁衍会长出更多的矮灌木”。
图为南沟村新面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贝贝 摄
新居新貌歌盛世
队员们在致富能手李佼利的带领下,前往贫困户家里访问,一路上发现村民居住的房屋集中且整齐划一,门前种瓜豆,屋顶太阳能,林下散养鸡,水泥路入户已成为该村常态。“看这小院,平时我和老伴在门前种些蔬果吃吃,日子可美着呢!”村民刘润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2014年之前,村民们都是分散居住在窑洞里。而现在村民居住的房屋是在国家福利政策下,由国家补贴与村民出资合力建成。房屋依山而建,周围绿树环绕,采光好,空间大,门前屋檐下还留有各家的小菜园、小花田。
访谈中,实践队队员还了解到,之前村民用的水都是拿担子从沟里挑过来的,用水困难。村子里以前的路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交通十分不便。冬天以煤炭和柴火取暖度过,污染大。而在国家美丽乡村政策引领下,村上不仅通上了自来水,做菜洗衣都方便,还铺上柏油路,通了天然气。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们的生活变得自由快乐,和谐美好。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村民讲述村子生态脱贫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贝贝 摄
生态文明助脱贫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走访完贫困户队员们来到了生态园区的木屋酒店,映入眼帘的是独具特色的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子。为了了解它的发展历程,队员们采访了酒店工作人员。初步了解到南沟村的新型生态产业: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后,南沟村借机打起了生态牌,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景区。
南沟村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模式,按照“量化到村到户、参股保底分红、滚动循环发展”的方式,实现了“农民变股东”。考虑到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条件,将原本满山种植的玉米等粮食作物,改为集中化种植经济作物——苹果和梨,在不适宜种植作物的山坡上植树种草,恢复生态环境。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避免了以前粗放式的粮食种植带来的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其次,植树造林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土壤肥力得到提升,南沟村因此也发展了蔬菜大棚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最后,南沟村生态产业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生态旅游,生态恢复后,村民实现了现代化意义上的“靠山吃饭”,在群山的环绕下,一座现代化的休闲农业园区内,坐落着的木屋酒店、花样迷宫、儿童乐园格外显眼。这种既保护生态,提升环境质量,反过来又依靠优质生态环境来发展第三产业的模式,更加环保、经济,充分展示了总书记的指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图为南沟村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特色木屋酒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贝贝 摄
一天的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受益匪浅,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延安,更是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深刻感悟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