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大学子赴合肥调研:天南海北奔波走,靡靡不改是乡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娜 刘之瑜

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天气依旧炎热,但调研员们仍旧乘着如火骄阳,奔波采访、调研着。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调研团队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区盛桥镇进行采访。

半下午的小镇车站上,太阳已过了最热的时候,水果摊、小吃摊、来来往往归来又离去的人们,在马尾河桥头齐聚——一方小城小镇的来往进出、拥抱分离,尽在这里开启。

看着不时忙碌的小贩们、提着行李默默不得语的分离旅人们,志愿者们实在不忍心去打扰。四处环顾,突见一旁角落里,两位穿着米白T恤、皮肤黝黑的中年男性,时而互相聊天、时而各刷手机,于是志愿者们吴敏赶紧摘下防晒面罩和帽子、把沉重的背包往地上一扔,朝坐在横杠处的男性笑着解释道:“大哥您好,我们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可以采访……”话还没说完,白T大哥抱着手机转身就走,留下吴敏在背后接着喊:“大哥能麻烦您接受一下关于方言亲属称呼的采访吗,就是用盛桥话怎么喊爸爸妈妈爷爷……”看着远去的白色背影,志愿者尴尬又无奈地笑着,转身另一位白T大哥正看着她笑,一口黄牙称着黝黑的皮肤,颇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现在想想仍觉滑稽又奇妙,三个从不相识的人就这么在原地大眼瞪小眼地笑着,笑容还越拉越大,无形中架起了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 吴敏赶紧转过身来对他问到:“大哥您现在有时间吗?我们可以采访一下您吗?关于……”大哥半身撑在一旁停着的电瓶车上,微低了低头,没说行也没说不行,但还是笑着。吴敏一看见那笑容,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问了出来:“哥这边盛桥话怎么称呼自己的爸爸啊……妈妈呢……”没想到,还真就这么一问一答地带下来了。“哒哒……就喊妈妈……女婿喊丈人,要是丈人比自己爸爸大喊表爷(yi)、小的喊表叔——儿媳也一样……”听着大哥地道的盛桥口音,吴敏问道:“哥是盛桥本地人吗,一直都在盛桥这边?”他摇摇头,放低了音量:“是本地人,但在上海打工。”吴敏惊讶道:“那您的盛桥方言没受上海话影响吗?”回答我的是更低一点的音量:“没有啊,在那边不都这么说话的嘛。”那边、这边,上海、盛桥, 一边是生计之地,一边是家园故土,萦绕在耳边的却始终是不改的盛桥乡音。志愿者吴敏说道:“我想天下之大,凡脚步踏入的地区总会在心里留下印记,这位大哥的方言称谓中是否有受上海话影响的部分,一时之间我不得而知。但让我久久感动的是,在与人交流时脱口而出的乡言口音、家乡称谓,到底是人心底最“无味之味”的东西,言之所至、情之所寄,融入骨髓、传之后代。”

不仅是盛桥,而今的诸多的乡镇地区,水土乡里养育一代人,却看他们为生计奔走四处。乡味、乡音是乡民和故园最牵挂的连接线,愈是脱口而出的,也愈是珍藏于心的,是血脉所在、传承所在。

说到四海奔波、不改乡音,便不得不提另一位受访者张大叔了。九六年以前在庐江供销社供职,改制下岗后便四处谋生,去过内蒙,跑过浙江,走过泰国,而今落叶归乡、一心照顾家奶(盛桥方言对“外婆”的称呼)。志愿者们都对他的盛桥乡音纯粹度表示怀疑。可张大叔轻飘飘解开了我们对盛桥方言中喊爸爸为“二(发音有变音,接近“阿”)爷(yi)”的疑惑。“二爷啊——是这样,这是爸爸在家里的排行,排行老二喊‘二爷’,老三喊‘三爷’……可不是单单一个‘二爷’”,我们又问,“这是好古老的称呼了吧,现在还有人喊吗?”“现在年轻人喊‘爸爸’多了,不过我们现在也喊,一直这么教下去的。”张大叔在采访后的聊天中还特地提了一句这个:“现在你想想,家里小孩儿少了,哪排得上什么老二老三老四了,叫‘爸爸’就多了,你们问的‘二爷’估计就是这几辈,爸爸很少能在兄弟中排到老三了。”张大叔一番解释后,志愿者们虽豁然开朗,可还是不相信张大叔的口音没受到外地影响。张大叔听了哈哈笑道:“影响不多哦!我们在外面也将盛桥话,哪会讲什么普通话?我们在泰国时,像浙江人讲话我们听不懂,他就只能去学普通话讲了。可我们家话跟普通话有些地方差别不大,你慢慢讲,别人能听得懂。”吴敏听了这一席话,才真正看到庐江县属于江淮官话区的便利所在。方言离官话区越远,越有它的独特性,可传播性便受阻碍了。而靠近官话区,像庐江盛桥,盛桥人走出去,便是盛桥话走出去了。而今的地区方言,随着城乡流动的趋势,也越来越相互交融和碰撞;官话区方言,确实有她的生存度和融入度。让方言及其亲属称谓不仅仅局限于一方土壤发展,还要让方言随着人走而走、随着人讲而活,也是新时代方言发展的一种现状和途径。

天南海北奔波走,靡靡不改是乡音——愿吾音不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西安工业大学学子赴延安红云平台学习,解锁红色文化全新打开方式
如何让“红色印记”迸发出“新活力”?延安红云平台给出了答案。8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寻迹延安,筑梦红色”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学习强国·延安红云平台基地,探寻“互联网+红色教育”新途径,解锁红色文化…
普法先锋实践团走进律所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队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与当地“古运律师事务所”律师展开交流,了解疫情背景下,律师的工作情况,学习法律事务知识以及向法律工作者寻求普法工作的经验。台…
我院向草原“云上乐学”社会实践团:相聚云端共乐学,博览世界阔视野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为帮助学生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世界,体会大自然和人文的神奇与美好,开阔学生视野,8月14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向草原“云上乐学”社会实践团通过钉钉视频在线上开…
两鬓泛白,初心不改:“女当家“倪圭花的乡村建设经
浙江省兰溪市国庆村的文化事业在妇联主席倪圭花的带领下蓬勃发展,而“倪圭花”也成为了远近乡村家喻户晓的名字。2020年7月19号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慕名前往,聆…
山东学子高举法律旗帜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7月21日至25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始了为期十天的普法工作。目前普法工作进程展开进程过半,团队走访了台儿庄区邳庄镇、马兰屯镇和张山子镇,为当地村民解答法律…
武汉科技大学:室内保洁工作艰 家政服务初体验
本网讯(通讯员姚雄伟)为亲身体会基层人民的工作不易,8月19日,我院材化1901班的王江风走进当地家政服务公司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身吃苦能力,并亲身参与家政保洁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要领…
勿忘历史,砥砺前行,山东学子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团队在队长孟双双的带领下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向展馆讲解员询问了台儿庄战役的艰难程度和历史意义,切身感受到英雄先辈的高尚…
山东学子深入基层宣传法律精神,维护法律权威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著名战役——“台儿庄大捷”的发生地,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普法先锋”实践团队来到了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深入基层,普及法律知识”活动…
志愿者回访恩师,探讨方言传承方向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8月6日讯】(通讯员:朱桢王娜)日盛风息,夏蝉鸣树。伴随着一路树荫与蝉声,怀着对往日的回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团队的队员王娜和朱桢…
线上“云帮扶” 青春助梦行
为了积极响应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自7月20日起,外国语学院进一步延续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青春战役团旗高扬”线上云帮扶活动,截止目前,线上辅导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