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汛”微光,志愿服务中的青春之力
安徽师范大学 夏莉莉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志愿服务组织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中的贡献调研”团队在8月10日来到了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对这里的防汛抗洪工作进行了调研。为了更好的了解志愿精神,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团队成员王志馨采访了烔炀镇防汛志愿队的一名志愿者郭钊阳。
入梅以来,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的防汛抢险形势因为持续强降雨的影响而愈加严峻。据统计,烔炀镇防汛圩埂全长约36.4公里,横跨歧阳村、新桥社区、烔炀社区、巢湖村、唐嘴村以及中李村6村,圩内有5000余亩的良田,近1100户住户。连续几天的强降雨使得水位不断上升,巢湖村青草圩、唐嘴村西宋联圩、歧阳村下李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圩外水位上涨出现了倒灌现象,若不加高加固堤防,随时有漫堤溃堤的危险。同时,严峻的汛情下还面临着人手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少的问题,圩区内的群众迫切渴望帮扶和支援。
防汛救灾亟不可待,镇党委政府发布紧急支援通知,短时间内,防汛突击队、防汛志愿队、地方志愿组织等等闻“汛”而起,各司其职,筹集物资,自告奋勇,奔向一线,火速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在这些人当中,有无职党员,有在职教师,有老人,有妇女,也有大学生。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大二学生郭钊阳也是其中一员,在防汛的一线,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图为烔炀镇抗洪现场 安徽师范大学 陈小娟 提供)
严峻的汛情威胁着家乡,郭钊阳觉得自己有义务去为家乡做一些事。他报名参加了防汛救灾工作,成为了烔炀镇防汛志愿队的一员。从7月19日开始,他每天都跟着其他防汛人员一起在西河桥圩口进行防汛救灾工作。在抗洪一线,天还下着小雨,天气也有些闷热,他穿着雨衣,使劲用铁锹装土,一铁锹又一铁锹,泥浆和雨水沾满了衣服,汗水也沾湿了他的全身。有时候累到举不动铁锹了,就去帮忙装口袋,休息好了就去帮忙搬运沙袋,加固圩埂。他在采访中说道,那是他第一天干这种活,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去装土,他觉得特别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睡了,当时他还想着为什么去做这么累的活,但是,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觉得,这点苦不算什么。在抗洪的一线,雨水打湿的沙袋与泥包越发沉重,道路也泥泞不堪,而他却和其他防汛人员一起,咬牙坚持,毫不退缩。
(图为烔炀镇群众齐心协力抗洪 安徽师范大学 陈小娟 提供)
随着各个安置点的建立,7月31日,郭钊阳被分配到了合肥一中的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一方面等待前线消息,随时待命。另一方面,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一些安置与准备工作。在安置点,他帮助完成登记工作,与受灾群众谈心,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忙搬运物资、打扫卫生。他一直很热心地去做志愿服务,不辞辛劳。在安置点,我们还能看到温馨的一幕,他陪老人下象棋,老人家和他一起开心地笑着。
汛情当前,郭钊阳还叫上了自己的朋友、同学一起参加防汛抗洪工作,他在采访中曾说,作为一名大学生,保卫家乡是他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突出志愿者,他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防汛救灾贡献一份力量。在他的脸上、言语中、行动里,我们可以看到热情洋溢、不惧艰苦、乐观向上、担当本色。郭钊阳家住在距离防汛圩防圩口较远的朝阳村,骑车需要40分钟左右,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他。他与同村的同学、朋友商量好,每天七点准时骑车去镇上参加志愿服务,日复一日,从不懈怠。他热心志愿服务,他也想着加强家乡的防汛抗洪力量。在进行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他还联系了一些爱心组织与企业,为他的家乡筹集到了一定的物资。
对于未来,郭钊阳在采访中说道,他会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一个志愿组织,无论是支教、支农、支贫,他的初衷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承担责任与使命,让自己做的事有意义,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在这一次的防汛救灾中,郭钊阳的志愿服务行动受到了大家的赞扬,他深刻的诠释了志愿精神:奉献、友爱、进步、互助,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2020年并不顺利,疫情严重,汛情严峻,但是2020年却涌现了一批自告奋勇、保卫家园的大学生、青年人,他们和郭钊阳一样用实际行动筑就了志愿服务和社会的“青春防护墙”,习近平主席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志愿者们在抗疫防汛中展现的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的青春风采,展现着国家美好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3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