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号,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御风”创业实践团对微胶囊进行成本核算,并与现有的仍处在实验阶段的多种自修复技术以及传统人工自修复方式成本对比分析。从成本对比中凸显微胶囊在价格方面的巨大竞争力。
据实践团透露,微胶囊材料多为普通建筑材料,成本较为低廉,成本仅为12.25-24.50元/立方米。实践团从知网等网站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了多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自修复技术的成本。其中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法成本约为234.2元/立方米,且仍需实时监测,检测费用高昂。中空纤维管自修复法成本约为270元/立方米,由于中空管自身的脆性,非常容易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破碎断裂,使修复剂提前反应失效,因此会造成更多额外成本。微生物矿化法成本高达700-800元/立方米,且作用环境局限,修复效果不明显。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实践团自信地表示:在自修复竞争市场中,微胶囊占有绝对优势。
材料 市场价格 配比
记忆合金 460元/千克 220.8元/160g
传感设备平均成本:10元/立方米
电力及人工平均成本:3.4元/立方米
掺入SMA多出的成本:234.2元/立方米
材料 市场价格 配比
中空纤维 95元/25千克 296.4元/78千克
纤维管取代的细骨料:300~400元/立方米
掺入纤维管多出的成本:约270元/立方米
实践团还与传统人工自修复方法进行了比较。自修复技术可以在微裂缝产生时及时对其进行修复,有效防止裂缝扩大,无需除微胶囊之外的其它费用。而人工修复方法是一种后修复方式,存在裂缝检测费,人工费,材料费等繁多的成本加和,资料显示,传统人工修复平均费用高达2371.15元/米。加之修补裂缝需要进行道路封锁,期间由于交通问题会间接产生庞大的社会成本。
“御风”创业实践团用对比分析方法体现了微胶囊在价格方面的巨大竞争力。成本的低廉与高性能的优势使得微胶囊在未来市场中的拥有更高的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