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滘,一个从宋代开始,就人烟渐旺的丰饶之地。明代中后期开始,丝业渐盛,人们晴耕雨读,晨种暮织,构建着一个繁荣稳定的经济作物区,渐具实力的经济支持,也使得心怀高远的读书人最终金榜题名,走向仕途。沙滘,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城市气息商业精神,又保存着悠久的传统与风俗的区域。
明清时代,乐从陆续有人出走外洋,沙滘亦不例外。在延续不断的出国大潮中,沙滘人依靠坚忍沉健的精神,奋斗外洋,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积望养富,终用意志与智慧,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沙滘位于乐从镇城区南面中部。南宋年间,北方移民逐步南迁。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部分罗氏经由广东南雄珠玑巷落籍于此,拟名“沙溪”,诗句“沙溪风俗本纯良,传说罗家开此村……”和地名“罗家港”佐证。明代岑文亮、岑文凯兄弟得中功名,认为“沙溪村”的“溪”意境太小,故改名“沙滘村”,明景泰三年(1452)建县后,隶属葛岸堡。至清中期,沙滘村已是人人称羡的“烟户繁盛之处”。
目前,沙滘下设东村、南村、西村、北村、村中大姓为陈,占总人口的37.10%,此外还有何、刘、梁、岑、霍、吴、黄、李、周、黎、冯、罗、区等姓氏。辖区总面积5.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129人,住户2461户,流动人口31000人。
沙滘经济史话:
机器缫丝业:清后期、民国年间,顺德机器缫丝业迅速发展,成为华南生丝出口的中心,被誉为“南国丝都”。而沙滘则是顺德丝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1880年开始,大量国外资金流回沙滘兴建缫丝厂,投资者来自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南非、留尼汪、千里达等国,如1905年合股开办的沙滘南村“大有成缫丝厂”,投资者侨居南非,工人600。民国年间,“吾邑出丝之多,第五区(今乐从镇范围)为最,第一、十区次之,其余各地均有业此者。”
印染业:香云纱和黑胶绸,见证了民国年间沙滘印染业的辉煌。这两种丝织品都不是沙滘原创,但其制作工艺传到沙滘后,经过当地丝厂的改良,再通过国际贸易远销海外,成为深受海外华人推崇的丝织品,这两种产品甚至直接被海外消费者称为沙滘纱、沙滘绸。
l纺织业:是沙滘传统的手工业。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陈氏十六世祖陈运元“躬织天鹅绒”。清乾隆至同治年间,十七世祖陈荣德“少习织绒……晚年改设绸机于敦和里,率二子工作“,其弟陈荣山继承产业后,请侄子竹虚公(陈润怀)、乔年公(陈松发)代售代办。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十八世陈定朋”幼业织绸,尝于竹、乔二公合资营业与勒楼……自设机于敦和里,公与弟共织,兄弟辑睦“。
十八世祖竹虚公陈润怀(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人)是近代沙滘丝绸业的重要开创人,“在勒楼习织绸五年,毕业历工于桑麻、逢简等埠,勤俭惜物,屡为东主器重“。后他招收工人,传授技艺,渐开风气,“绸业为一乡冠”。
墟市:沙滘墟市的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顺德共有墟市44个,其中沙滘所在的乐从,是顺德墟市墟市最多的区域。清康熙年间(1662—1722),沙滘与马滘、教德、新隆、良教、理教、上华、平步、腾冲等乡正式合资,共建“六松墟”,与葛岸旧墟眦连,商业繁盛,成为附近区域最繁华、人气最聚集的商贸中心。在清一代,墟市经济在沙滘持续发展。
除了百货辐辏的综合墟市,民国初年,随着丝业的繁盛,顺德各地蚕市、桑市、茧市、丝市等专业墟市持续发展。沙滘丝市应时而生。
认识沙滘越深,越是发现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个中外血脉真正交融、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地方。沙滘人在文化认知与思维角度上每每突破地域的限制,广阔灵动,豁达无拘。沙滘经济如今欣欣向荣,一派活力,正是得益于这种深厚的沉淀。这种内在的特质给沙滘带来无限的机遇与可能性,让我们在充满欣悦的心情中,期待沙滘更美丽的绽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