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齐旅小队”开展黄河流域旅游发展状况实践调研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冯立莉 康文青

【来源:山东大学“齐旅小队”】(作者:冯立莉 康文青)

8月12日,山东大学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调研团队“齐旅小队”针对德州市齐河县等地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调研,这是调研团队的第三站,也是收获颇丰的一站。根据前期对齐河县相关资料的整理,团队对文旅融合以来齐河县旅游业的创新和突破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团队咨询并访谈了深入齐河县大清河水利风景区、德州德百温泉度假村和古桑文化村落考察的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徐教授。

上午9时,团队成员召开线上准备会议,对访谈问题进行梳理。屏幕外,来自五个不同地区的队员各自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炎炎夏日,屏幕上,五颗心为着同一个目标而热切紧张。经过1个小时紧锣密鼓的准备,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下午3时,访谈会议准时召开。徐老师首先就目前齐河县黄河流域旅游开发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德州市黄河段共有三处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景点,分别是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以及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齐河县目前拥有黄河水利风景区、以及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可以说调研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在黄河流域甚至是山东省内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化旅游方面,调研地的鲤鱼文化、村居文化、渡口文化等经历传承与发展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徐老师就最近考察的三个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团队在介绍过程中了解到古桑文化作为德州市黄河流域的特色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黄河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公元前602年、公元1048年,黄河主流两次流经夏津,行水759年,改道后在夏津留下了30万亩沙河地,称之为“黄河故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夏津人经过长期的探索,走出了以桑治沙、植桑造林的恢复生态之路,现遗存4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多株,201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县也据此开发多项文化旅游活动。我们一致认为现在黄河流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黄河流域人民智慧的见证。

在交流会过程中徐老师还跟我们分享了驻夏津前屯村省乡村振兴服务队潘处长和孙博士的美丽乡村成果——古桑文化村落将在大家的期待中迎来开业。在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被旅游区景色所打动,也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一代代旅游规划者的巧夺天工。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了解到疫情期间给旅游业造成的重大打击。在旅游业的回温阶段,各个旅游目的地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对于文旅融合背景下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我们将持续进行、不断深挖,以期对黄河流域旅游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将贡献出切实可行的“德州方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昂扬斗志 展我风采——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三下乡”诗歌朗诵比赛圆满举

为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7月12日于涪陵清溪镇丰收村成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参…… 刘先容/文 谭冰 晏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让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意义,促进相关政策的实施。7月10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 刘先容\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课堂,筑梦成长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手

“在阳光下成长,在最温暖的集体,开始一生最真切的体验……”志愿者和小朋友的故事在清晰、响亮的朗诵声中拉开序幕。7月10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 令狐会/文 谭冰/图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深入清溪丰收村 精准扶贫助乡民

大学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志愿者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将“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7月9日,志愿者首先抵达清溪镇…… 令狐会/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最美青春在基层——访村官校友李永超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李永超,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2017年他选择了做一名村官,到基层到农村。现担任丰收…… 朱宗俊/文 令狐会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五四精神 薪火相传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他们争做有志青年,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于7月9日下午5时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 朱宗俊/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党员显风采 学习促成长——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深入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基层,带到了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凝聚大学生党员力量,处处展现党员风采。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此次实践活动……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用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更好传承文化根脉、文化基因,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开展了“扬传统之美,承经典之魂…… 令狐会/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黄振毅】社会实践感言
在8月12日,我们已经对当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当地有名的柳编进行了调查。按照之前的记忆,我们来到了已经有些许熟悉的“电商+智慧物流”村。现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对柳编成本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对…
怀炽热之心 迎挑战之难
本网讯(计信学院张海)2020年8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项目e站”VR线上科技创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居家继续新的学习和交流。目前,计信学院“项目e站”VR线上科技创新暑期社会实践…
了解非遗文化灰水棕,探索直播电商助销情况
(通讯员:龚雪敏刘倩)8月5日早,踏着清晨的曙光,队员们来到桂阳县流峰镇泉溪村,今天的目的是采访桂阳非遗文化——稻香灰水粽的传承人张海平先生。张海平先生一家素有包“灰水粽”的习俗,从祖辈开始已经…
池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访锡北革命烈士陵园,学习红色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2020年8月12日,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赴家乡“集红色事迹,授爱国之学”实践团开始了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当天中午12点15分,团队成员周家骅和黄邰伟准时出发,步行来到锡北镇斗山脚下的锡北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
东大学子聚焦后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防“身病”也拒“心病”
2020年7月下旬,由来自东南大学机械学院的3位心理委员和5位优秀同学组成的无限生机实践团,依托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立足当前的“疫情防控心理服务”,了解后疫情时期社会上大众心理健康现状,做好心…
文学院“匠薪远扬”志愿服务队北海分队赴北海工艺美术博览园参观角雕艺术馆
为近距离感受角雕艺术品之美,深入感悟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8月6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匠薪远扬”志愿服务队北海分队前往北海工艺美术博览园参观角雕艺术馆。角雕艺术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白耀华于2015年筹…
悠悠桑蚕路,筑梦踏歌行——秋蚕梦之初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调研学习安丘大盛镇的养蚕过程,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进程,8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破茧梦之队”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参观了蚕棚的消毒过程,了解了消毒剂的配比,明确了消毒作为…
山东大学居安思“健”暑期调研团实践顺利进行中
山东大学居安思“健”调研团是立项于外国语学院的暑期实践调研团,团队旨在通过就近调查所在社区居民的健身意愿、社区附近运动健身场所的数量、距社区距离、社区居民对当前社区健身情况的满意度等情况,对调…
湖北二师学子垃圾分类调研:让分类精神贯彻市区
湖北二师学子垃圾分类调研:让分类精神贯彻市区大学生网报8月10号电(通讯员李高鸿)为深入贯彻垃圾分类精神,将垃圾分类融入居民平时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组织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光之后浪:抗击疫情时,志愿服务中 ——南京师范大学“光之后浪”记录者团队采访青年志愿者
为弘扬青春正能量,发现抗“疫”期间的青年之光,2020年8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光之后浪”记录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青年志愿者,由团队成员陈佳琪对其所在地的两名防疫抗疫志愿者进行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