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高度重视物质脱贫,还要高度重视精神脱贫。为深入探寻脱贫攻坚现行实践新模式,了解当地乡风文化建设,7月25日至8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乘风筑梦实践队走进朱崖村和莲花池村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产业扶贫助振兴,文明建设正当时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产业扶贫模式,是激活发展活力,带领农民脱贫的重要机制,而乡村文化建设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了解朱崖村脱贫攻坚发展成效,建设文明新风的乡村文化,7月25日,乘风筑梦实践队来到朱崖村进行为其三天的实践调研。
为确保实践调研顺利开展,事前,团队通过视频会议交流想法。成员对文献查阅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了具体的阐述,明确了朱崖村经济脱贫的主要模式是产业扶贫,而其乡村精神脱贫仍有待发展。因此,成员设立系统性的问题,准备相关调查问卷,以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此次线上会议,为今后团队工作进程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为实地调研打下理论与思路基础。
骄阳似火,赤日炎炎。实践队部分成员首先来到朱崖村村委会,向朱书记表明了来意。队员围绕村庄脱贫发展措施与乡风建设现状进行了提问沟通。朱书记对问题进行了简单回答,朱崖村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是蔬菜大棚基地,在基地建成之前,农户都分散经营,没有核心支柱产业,农产品效益低下,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从17年建立了蔬菜基地,并引进专业合作社之后,便为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村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提高了。提到当地的乡风文化建设,书记表示,村庄乡风建设正在不断改善,但部分村民家庭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有老一辈人有重男轻女、红白酒席大办特办等传统封建观念。由此可见,贫困乡村尽管利用创新模式实现了物质脱贫,但是陈规陋习、封建迷信问题仍然存在,实现精神脱贫更需要政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在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实践队成员分批走访朱崖村,分发调查问卷并与村民进行了简单的交谈。过程中,成员们仔细调查村庄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现状,深入了解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村民表示,农村中的红白酒席不可避免出现礼金过高、过于攀比的现象,但此情形在近些年逐步改善,重男轻女的家庭也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改变观念。总体而言,村民对脱贫攻坚的成效较为满意。
作物种植助脱贫,淳朴村风当传承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找到乡村合适的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模式,聚齐村民人心,拒绝陈规陋习,推崇新时代文明建设,“小作物”也可成就脱贫攻坚大产业。为此,在8月1日,实践队成员来到聊城市莲花池村,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首先,实践队走进莲花池村村委会,向杨书记了解乡村脱贫攻坚以及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杨书记表示,莲花池村分为了一村到六村,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此外,村子每年举办莲花池河灯会,吸引了闻名而来的游客,进而带动村子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书记经常召开村委两会,来制定干部工作作风,明确乡村风气建设,对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盲目攀比、陈规陋习等不良现象进行持续的纠正,以期建设文明新乡村。最后,杨书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表示赞许,并希望与志愿服务队保持长期的联系。
离开村委会后,成员们深知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关注乡风文明建设,乘风共助乡村振兴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头脑开阔眼界,锻炼了沟通交际能力。2020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当前,许多农村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创新特色发展模式,实现了物质脱贫。但是部分乡村地区仍存在陈规陋习与不良风气,其中的铺张浪费、陈规陋习、文化活动贫乏与脱贫攻坚弘扬乡村新风理念相背离,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
因此,建设乡村文明,实现精神脱贫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众多村干部已经积极引导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宣传力度,组织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
同时,此次活动使实践团队与村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接下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顺利进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