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来源: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吴芳琳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吴芳琳

细雨如丝,紧促而有节奏地滴落在窗沿,一如我当时的心跳。

我焦坐在电脑屏幕前,目光聚焦于右下角的时间上,眼望着它缓慢地变化着数字。再过几分钟就是我支教的第一节课,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作为老师给孩子上课。我的思绪复杂,一半激动,一半紧张,合着期盼而又惶恐的矛盾心情,杂糅在雨滴里,跃动,连绵。

前夜,我在床上辗转难眠,一边畅想着与孩子们初次见面的场景——青涩地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进而按照既定规划自然引入主题。他们会向我投来熠熠闪动的求知目光,会因我偶尔的趣味环节而开怀发笑;而另一边,我又会忧愁于未来可能面对的困难:

前所未有的线上支教,是机遇,亦是挑战。它给予我们更充足的时间与资源进行课程规划与筹备,也使得课程跳脱了书本与黑板的窠臼,有了更鲜活丰富的模式的可能。但同时,它的空前性亦会带来许多未知的难题:由于所有课程都是以网络为媒介,无法直接面对面交流,山里的孩子是否都能上网、网络是否流畅,以及千里的阻隔是否会营造疏离感、挫伤积极性成了我萦绕不息的担忧。

所幸孩子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比预想中要好,通讯设备的普及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但低糜的课堂氛围亦是我始料未及的:网络的隐蔽性成了天然屏障,无形中加大了交流的隔阂,孩子们有权不开也不愿开麦开视频,使得我无法对他们进行最直观的观察和了解。之前设想的流程被推翻,初次授课在适应期的慌乱无章中惨淡收尾。

我开始借鉴其他老师的上课方式,询问前辈经验,以觅得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一方面,他们虽是山区孩子,但同样也是中小学生,对老师难免有种全国学子共有的敬畏心理。换位思考,我作为学生,在平时课堂上也会怯于发言,更别说是在线上上课了。另一方面,他们虽是学生,但也是山区的孩子,往往有许多难以言说的酸楚与苦痛。他们也许与父母相离、缺乏关爱,也许学习枯燥、生活维艰。这些使得他们的心灵更为敏感内向,从而不易进入他们的世界。对此,我们应成为相对之下更外向的存在,主动向他们迈出步伐,打破千里之外的局限,努力在两者间架起一座桥梁。

还记得第一次与我一对一辅导的孩子沟通的时候,她的语气拘谨而又小心翼翼。当我为她指出作业的错误时,她倔强地辩解。那一刻,我似乎体会到了她坚强外壳下的惊慌与脆弱,明白了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认可。当我与她协商辅导内容时,她说她希望能有更多的练习,我一瞬被她的勤奋上进所感动到了。如若他们渴望启航,我们怎么忍心不为其助力扬帆,支教的一部分意义,不正是激起他们内心勇于求知、乐于求知的浪涌吗?

之后的授课渐入佳境,我教授的是初中英语。首先登场的文字游戏形式让学生们在看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孩子们也逐渐放开自己,敢于回答突如其来的问题,即使他们有时也不确定答案。随后我再围绕某个话题讲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穿插以初中应备英语知识的引入或巩固。这些孩子身处山野,我们应为其开脱思维与眼界,为其插上翅膀,助其见识、关照到千里之外的远方。在一次我正要总结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时,一位同学已先于我在讨论区输入了答案。我一时欣喜不已,暗叹这些孩子不可小觑。只要他们愿意,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与万千普通学子并无不同,甚至能更为优秀。

支教的时间短暂,但师生的心已逐渐串联起来。线上支教,终归会留有这一模式固有的遗憾:我无法听到所有孩子的声音、看到所有孩子的笑颜;无法与他们同坐屋檐下,促膝长谈;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与他们共担生活的苦与乐;无法踏遍每一处山路与沟渠……但这一切,也使得我们之间所有珍贵的回忆都浓缩在了课堂里,使得短暂的课堂变得更为纯粹而丰盈。那一声声简单的“老师好”“老师再见”亦成了莫大的犒赏。

我深知自己的课堂无法给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带来巨大或是根本性的提升,若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我亦已知足。一己之力终归渺小,但我知道,在我背后的是拥有15年历史的支教团队,它的能量会绵绵不息地播撒在幽远的山间,一批接着一批,一代接着一代,不断拉近着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与外界的距离。

我曾将孩子们的名字端正地写在纸上,让自己记住,而这次非凡的经历也定会铭刻在我心间。也许孩子们不久会忘了我,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忘了每年如期而至的支教团。我总觉得,支教团像是一种符号或图腾,它有一种精神在,而我是它的一部分。如此想来,我便也以凝聚于集体的形式,留驻在了他们心间。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无处不在。”在明年夏天的某个日出之际,又会有一群志愿者奔赴山野,也许有我,也许没有。但我明白,他们一定有着相同的赤诚与坚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1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七天

2022年7月7日上午,我们一路8人参观了埠落村,在村中我们广泛收集村中丰富的村俗资料,并与埠落村前村支书记高书记展开了亲切而又有趣的交流,通过积极的准备,我收集了群里面的有关村俗的……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六天

2022年7月12日上午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去了解了埠落村的文明发展历史,通过了解我们认识到埠落村的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先创建一个文明村进而建立一个文明户的建设方向。埠落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五天

2022年七月十一日,在距离下乡活动还有2天时,我们选择参观了埠落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后面有雄维两棵银杏树,树龄120年。雌树高13米,胸径130厘米,每年果实累累。雄树高13.5米胸径220厘米。2004年……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三天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四天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二天

下了大巴车,等了没一会儿,远处负责迎接的村民身后跟着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笑着走来,队长吴晗赶紧迎了上去。我们一边寒暄,一边跟着村民往村里走。路边的花朵开的艳丽,可能是昨夜……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一天

2022年7月7日上午8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埠落村的历史,我们今天参观了曾经的中共青岛市委机关所在地,抗战初期青岛对敌斗争的指挥中心,崂山抗日游击队的诞生地。在这里我们深刻领悟了抗战过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周玥尧回忆起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心中有说不完的感受,可却迟迟没有下笔,不知从何开始写……想了许久,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他说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
蒲公英阳光支教队:不忘初心,一路有爱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暑期支教已持续近二十来天,志愿者老师们的支教生活也即将结束。在这个盛夏的离别之际,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十分的不舍,它们拥有着共同的美好回忆。在这二十…
关爱留守儿童,传播爱国理念
在八一建军节的日子里,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Rainbow爱心辅导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位于十堰市高家湾的爱心社区,在这里开战了名为“关爱留守儿童,传播爱国理念”的暑期爱心辅导活动。这次活动是成员们为了让…
播下理想的种子
2020年7月24日,陕西理工大学物电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为黄官中学爱心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线上学习能力提升课,以此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
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关注民生,助力复工复产,邵阳学院文学院“青春建功七十年,志愿服务新时代”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志愿者积极投身于…
湖南工学院电信学院三下乡
“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活动内容为:关爱留守儿童。今早八点半线上早会之后,正式执行活动,前往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郝庄镇石窝铺村村委会本来计划与村委会取得联系,一…
“三下乡”——安全用电
今天是“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活动内容是:宣传安全用电。作为湖南工学院的一名“三下乡”志愿者,为了提高小区里住户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本次活动负责人彭勃,决定就湖南攸县丽水山庄小区,对小区的住户完…
【最新动态+光电学院】 “复工复产调查队”队员就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
8月10日,今天是复工复产调查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五天。为了进一步了解疫情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经过讨论后,今天的任务主要是采访路人,调查群众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状态。上午8点半实践队员们在寒桥邮局集合…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靖宇】“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第三天
【实践感言光电学院靖宇】“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疫情期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生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在生产端流通段销售端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重振经济和生产,我们“共抗疫情逐梦小康”…
翻修老旧危房,贯彻精准扶贫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8月10日,邵阳学院文学院“青春建功七十年,志愿服务新时代”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志愿者来到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