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学院“匠薪远扬”志愿服务队北海分队开展关于 北海角雕问卷调查活动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作者:彭成豪

为深入调查当地居民对北海角雕的了解情况,8月3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匠薪远扬”志愿服务队北海分队前往北海市图书馆、北海市长青公园及宁春城商场进行调研活动。

志愿者们针对调研群体的不同,采取分工合作、多点调研的形式,分别在北海市图书馆、长青公园以及宁春城三地,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调查,使调查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80%的当地居民对角雕工艺尚未了解,只有少数在校青年或老年人熟知角雕工艺,表明角雕工艺的宣传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地居民对角雕工艺的发展持肯定态度,大部分居民表示愿意接触、学习角雕工艺,他们认为角雕是北海当地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海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成为北海的城市名片之一,应该大力宣传发展。

针对角雕工艺知名度不足等问题,当地居民纷纷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中老年群体认为角雕工艺可以根据市场变动进行创新性改造,使角雕在造型、材料等方面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青年群体则表示角雕工艺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媒体的力量,通过制作角雕工艺的纪录片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扩大角雕工艺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顺利完成,志愿者们深入当地居民,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并宣传、收集相关信息。本次活动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到52份有效问卷。通过深入调查,志愿者们对角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北海本地的手工艺品情况,加强了北海角雕手工艺品的宣传力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0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
为纪念建党99周年,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队以此为契机,在走进基层,了解民生的同时,进行了以“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的…
留住红色记忆,寻访复兴足迹——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2020年8月4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知信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天津市南开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本次实践旨在重温伟人事迹,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激励青少年勇于担负时代…
植物保护学院李浩下乡支教实践纪实
植物保护学院大桥乡支教实践纪实7月30日上午,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二班李浩在接收到通知后自愿下乡于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支教实践。早上七点半,李浩与父亲商议决定将回到老家辅…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诵读国学经典 激发爱国热情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8月3日清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惠泉社区青年之家传出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文明义安同心筑坝”双线支教团队的老师正在带领孩…
外文学院“最美志愿红,绿色好生态”实践团成员赴安徽省亳州市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广场实景为深入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8月2日,外文学院“最美志愿红,绿色好生态”实践团成员董亚涛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实地调研。首先,成员在亳州市谯城区新时代文明…
河南理工大学“农业突围,品牌之行“实践团开展线上会议总结工作
为全面总结工作,推进实践活动,8月7日,河南理工大学“农业突围,品牌之行”实践团在线上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主要对前几日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安排。前期工作主要如下:8月1日,团队举行…
黄河文化实践团到花园口开展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黄河文化的理解以及了解情况,为日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经团队成员共同商议后决定于8月6日到郑州花园口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队员们从花园口社区出发,向沿途得居民发…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
为纪念建党99周年,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队以此为契机,在走进基层,了解民生的同时,进行了以“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的…
实践与理论结合,进一步深入了解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为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河南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弘扬黄河文化,讲…
勿忘长征精神,开拓未来之路——重走长征路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长征精神。曾几何时,红军的汗水也洒在过我走在的这片大地,他们浴血奋战的血泪留在了湘江里。虽然如今很难找到曾经的痕迹,但是他们伟大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