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东海洋大学校领导赴雷州市看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作者:贝壳粉技术扶贫队

7月31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林晓敏、团委书记郑一鸣、团委副书记袁仁广、后勤集团曾昭茂副总经理一行7人到雷州市流沙村看望“贝壳粉技术扶贫队”的师生。覃斗镇党委书记柯振东、流沙村企业负责人、以及海边村、英岭村、英楠村、头和村等支部书记热情的接待并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社会实践团队带队老师王旭东主持。

会议开始,王旭东老师介绍了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广东海洋大学各位领导等。覃斗镇党委书记柯振飞也介绍了覃斗镇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并对广东海洋大学校领导一行和“贝壳粉技术扶贫”社会实践团队表示热烈的欢迎。

座谈会上,王旭东首先就近期社会实践调研情况作简要汇报。王老师首先感谢了覃斗镇委柯书记和流沙村、英岭村、海边村、英楠村等村干部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调研基本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养殖业发达,但抗风险能力弱,二是贝壳资源产量丰富,经济效益转化难,三是覃斗镇脱贫攻坚成绩显著。希望能够通过贝壳粉涂料技术,为处理废弃贝壳提供一个新思路,将经济的循环发展与环境保护有力的结合起来,帮助解决贝壳堆积问题。

图为指导老师王旭东就这次社会实践调研情况作简要汇报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贝壳粉技术扶贫队队长林颖仪同学代表发言,她表示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对国家的脱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了国家的扶贫的力度之大、道路之艰,由衷的为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点赞。在看到了贝壳堆积成山的情景后,十分震撼,身上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到村民们,也希望此次社会调研能够为当地贝壳堆积处理提供参考。

图为队长林颖仪发表自己的实践感言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团队技术指导老师李宇彬博士介绍了贝壳粉技术及当前发展现状。李博士介绍道,贝壳粉技术团队成立于2016年,随后就创办了贝壳粉研究团队。团队4年来取得了省市等创业奖项,并和湛江新贝贝公司合作推出贝壳粉涂料。这次来到覃斗镇实地调研后发现覃斗镇所堆积的主要以红扇贝为主,不是很适合制作贝壳粉涂料,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红扇贝杂质多、有颜色,不适合直接用作涂料。二是当前技术还不够,仍需要改进。李博士针对如何解决覃斗镇贝壳堆积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是粉碎贝壳制成贝壳粉,用于调节土壤酸碱性,二是用于制成饲料用作补钙剂。

图为团队技术指导老师李宇彬博士介绍贝壳粉技术及当前发展现状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在交流环境与会人员就贝壳处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新贝贝公司吴树聪经理表示当前公司主打两款产品分别是内墙装饰和外墙隔热,贝壳原料主要用的是生蚝壳,流沙村的贝壳不太适合直接作为原料,贝壳加工厂所生产出来的贝壳粉还是有点粗糙,建议今后可以成立公司更新仪器,对贝壳进行精加工,提高贝壳粉附加值。覃斗镇柯书记表示会考虑建立公司,也希望以后形成产业,与多家公司合作销售贝壳粉,以更好地解决覃斗镇贝壳堆积问题。

覃斗镇柯书记在听取汇报后,对队员们的调研情况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他还表示作为海大校友,今天见到这么多海大领导和师弟师妹心情十分激动。同时,柯书记还介绍了覃斗镇近两年的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2018年开始,致力于将“覃斗芒果”品牌做大做强,今年覃斗芒果销售供不应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芒果节。接下来准备建立覃斗农海产品交流中心,以覃斗芒果作为引领,辅以种植、交易、包装、销售等方式集中起来,开辟覃斗农海产品市场。今年养殖的金鲳鱼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未来准备再开两个深海养殖场,争取将“覃斗金鲳鱼”做下一个强有力的新品牌。但同时柯书记也提到了覃斗镇现存的困境:一是近两年贝类养殖不景气,技术问题有待改进,品种也过于单一,二是贝壳处理问题。柯书记表示希望能带队去海大,针对养殖技术向海大取取经,在渔业发展和贝壳产业深加工等方面形成合作关系以及共同深入探讨研究。希望能将贝壳变废为宝,对贝壳进行深加工,建立基地,形成产业链。最后柯书记表达了针对当前困难,不管多难,都会抱有必胜的决心、迎难而上!

图为覃斗镇柯书记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最后,学校党委常委林晓敏副书记发表讲话。他对覃斗镇党委以及各村党委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员干部在在产业扶贫中的旗帜作用给予了高度赞赏,对覃斗镇柯书记的产业发展思路予以肯定,并对柯书记提出的合作要求给予了回应。对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社会实践团队是用专业知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他表示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海洋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大学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技术来解决覃斗镇现实中遇到的贝壳堆积,渔业发展等难题。对社会实践团队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团队要充分调研,坚持专业技术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敢于吃苦,不断的锻炼和提高理论觉悟和实践水平。

图为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林晓敏副书记发表讲话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在流沙村委会座谈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是我院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中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图为覃斗镇各位领导、广东海洋大学各位领导和团队的合照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附录:

贝壳粉技术扶贫队简介:团队开展“高校+企业+农户”的模式,与湛江新贝贝生物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目前,团队已申请成功 “一种甲醛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四项贝壳粉加工的发明专利。而且团队研发产品的原料主要以牡蛎、扇贝、螺壳等为主的废弃贝壳。团队研发的贝壳粉涂料不仅经济实惠和绿色环保,同时具有隔热、防水、防辐射、防腐蚀等特性,节能效果显著。团队曾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银奖、广东省第四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和湛江市第四、五届“青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团队优胜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走访调研太丰村贫困家庭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团走访调研太丰村贫困家庭(通讯员:向泳梨)2020年8月7日,以“筑梦乡村建设,聚焦脱贫攻坚”为课题的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暑期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的“三下乡”调研活动正在…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对乐园村进行走访调研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对乐园村进行走访调研(通讯员:何婷妮)2020年8月7日,以“筑梦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攻坚”为课题的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暑期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的“三下乡”返乡调研活…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揭开运河的面纱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2014年4月成立,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171号,是一座“年轻的”专题性博物馆。与原是潞泽会馆的民俗博物馆相似,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本是明清时山西、陕西两地商人来洛阳经商落脚的“…
润物无声,梦想发芽
湖南省宜章7月23日电(通讯员李宗兴)2020年7月23日,今天是湖南工学院计信学院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凝聚青春力量,留守家庭安心,外出务工放心”暑假社会实践团实践活动的第三天,实践队队员跟随院党委书记…
义务支教,点亮梦想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7月22日电(通讯员李宗兴),2020年7月22日,我们来到了栗源镇甘棠湾村,访问了几家的小朋友,并且在那里我们和他们聊天,玩游戏,并且对于他们学习上的疑问,做出了解答,而且对于他们心理…
探索科技与未来
陈俊澎报8月8日电(通讯员:陈俊澎)今日,是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44081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关于湛江市麻章区为期一周调研工作的第五天。当天调研工作以深入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的科技水…
聚青春,献力量,关爱留守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7月21日电(通讯员李宗兴),2020年7月21,日湖南工学院计信学院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凝聚青春力量,留守家庭安心,外出务工放心”暑假社会实践团开展了线上动员大会,此次实践活动围绕关于…
参观智慧村部,感受数字阳春建设
发扬“互联网+”创新思维,三明市大田县阳春村村部引用先进技术建设智慧村部。为深入了解智慧村部建设,感受科技发展给基层群众带来的便利,8月8日,福州大学赴福建省大田县“访脱贫攻坚路,逐民族复兴梦”实…
探索乡村振兴计划,访阳春脱贫攻坚路
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热点话题,与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深入学习阳春村乡村振兴思路,8月7日,福州大学赴福建大田“访脱贫攻坚路,逐民族复兴梦”实践队拜访了阳春村村干部,请教阳春村…
走近高山美茶,探赜索隐寻访沁著茶香
为深入探索大田县高山茶生产模式,了解大田县经济结构。8月7日,福州大学赴福建省大田县“访脱贫攻坚路,逐民族复兴梦”实践队踏入大田高山茶种植基地,探索高山茶之乡。实践队进入大田县高山茶种植基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