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石湾陶塑技艺这一非遗文化,找寻石湾非遗新的推广模式,实现石湾非遗的自身造血。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南夏”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队于8月7日赴广东佛山石湾来到潘汾淋艺术馆,拜访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汾淋老师。
破传统桎梏,寻传承新法
据了解,石湾陶瓷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见雏形,经历了从唐始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鼎盛,一直绵延至今,传承未见断绝。但随着时代发展,偶像、门神等传统石湾陶塑作品的市场逐渐缩小,且这一技艺学习时间长,变现速度慢,导致后来者很难将之作为终生事业不断钻研。且现今石湾陶塑传承的最大特点是家族式传承,家族之外的人被排除在传承人之外。这使得原本就不容乐观的传承现状变得更加严峻。
作为在陶塑方面已有很大成就的一位大师,潘老师对于石湾陶塑的传承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在采访过程中,潘老师引用了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像我者亡”这一句话,提出作为老师,要教给学生创作理念和基础技法,但也应鼓励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同时,潘老师还认为靠个人作品来引导传承才是艺术家最大的魅力。他举例了自己开拓的陶瓷瓜果类别,这不同于传统石湾陶瓷神佛、偶像的作品,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群体的审美,市场空间比传统陶瓷更大,以此使工厂转而更多地投入陶瓷瓜果的生产,这也是一种传承。
同时,美术学校也正在传承石湾陶塑方面做着努力。潘老师表示,石湾之所以没有景德镇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佛山没有专门的陶瓷学校。而现在,广州美院在佛山开设分校,学院也在尝试学院老师与大师双轨教学的新模式,以探寻石湾陶艺的新发展。这也让团队成员对石湾陶塑的传承有了更加乐观的预期。
创传统之新,求技法变革
接下来,潘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他的作品。在参观到作品《田园飘香》时,老师表示,他一直在追求陶艺制作技法的创新。他说,其实陶瓷只是总称,实则陶与瓷是两样东西。而在烧制时,陶的最高温度是1250度,而烧瓷的最低温度为1300度,这其中约100度的温差难以解决,导致无法同时烧制。而潘老师研究出了“潘十八法”这一技术,解决了这一困难,使陶与瓷能够一次烧成,这个作品便是陶与瓷完美结合的代表。
同时,潘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他正在研究的灰烧之法。他说,由于环境问题,柴烧的方式受到限制,而柴烧而得的效果却又不能抛弃。于是他收集了烧成的灰配成配方,尝试着在普通窑中利用灰烧达到柴烧的效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潘老师表现出的无变化无发展的理念让团队成员受益良多,让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创新在石湾陶艺发展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出石湾一隅,拓全球视野
在采访的过程中,潘老师时刻表现出他的全球化视野。他表示,他之所以会开拓陶瓷瓜果的类别,除了考虑到传承的问题,他还考虑到认同度的问题。如今,许多的石湾陶艺人不愿走出石湾,而是闭门造车,难以求变,使得如今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几经停滞。而潘老师认为,石湾陶塑作品不应该囿于石湾,甚至不该仅将视野放在国内,而应该尝试将石湾陶塑作品推出国门。他说,传统陶塑作品多为人偶、关公、神佛等富有中华元素的东西,而外国人不懂历史,读不懂这些作品里的内涵,就不会愿意去了解,更遑论让石湾陶瓷走出国门。而瓜果这一类的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是具有世界性的东西,且老少皆宜,很多人都能欣赏。团队成员通过潘老师的讲述了解到,这样的创新能够打破中外的文化壁垒,推动石湾陶塑更好地走出去。这为石湾陶塑技艺这一非遗的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世人皆道石湾陶塑为蒙尘之珠。它传承千年,几经周折与变迁,却如源远流传的中华文化般从未断绝。其魅力从未减损,灵魂亦从未消逝。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其韵味永远回味悠长。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它的发展却逐渐由盛转衰。但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会被它所吸引,并投身于使其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事业中。他们求新求变,孜孜不倦地为它找寻新的发展道路。他们的创作之手亦是拂尘之手,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相信,终有一日,石湾陶塑这颗蒙尘之珠终会有重新熠熠生辉的那一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