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在这里有着“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的气候条件,而在这各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姜——上庄姜。上庄姜个头较小,却百煮不烂,而且它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杀菌止痛剂,它的姜汁更黄,味道更辣,上庄姜的香味比普通姜更浓,因此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姜。
为了更好的了解河南省上庄姜种植与加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非遗调研队的成员来到上庄姜糖膏制作工厂,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庄姜种植与加工的传承人刘恩秀进行了线下的调研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调研队成员了解到刘恩秀老师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老师从小便跟着父亲种植上庄姜,学习怎样制作姜糖膏。最近,刘恩秀老师一直在为上庄姜种植与加工这项省级非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忙碌。
制作“上庄姜糖膏”一定要在三伏天到地中挖母姜,姜农把经过挑选的母姜清洗后使用古老的碓臼方式萃取姜汁。上庄姜块大、丝细,萃取出来的姜汁金黄透亮。再根据祖传的比例在盆中把姜汁与老红糖进行融合,在充分搅拌后,将其放到阳光下暴晒。一盆“晒伏姜”每隔2个小时需要用木勺搅拌一次,连续暴晒十几天,才能制出成品。由此也可知道上庄姜糖膏是以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上庄村独特的生姜和红糖作为原材料。
据史料记载,上庄姜已经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不仅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而且在《论语·乡党》、《论语集注》中也有出现,甚至在晋代文学家潘安的作品中也曾描述过上庄姜的种植生长情况。不仅仅如此,上庄姜糖膏在清乾隆时期还被乾隆皇帝钦定为宫廷贡品。
刘恩秀老师说,“在我们这里有句谚语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有冬病夏治这一说法,因为伏姜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以前技术不发达,生产过程过于耗时,且只能在三伏天制作,这严重影响上庄姜糖膏的制作,但现在已经引进了现代化机器,制作生产的速度大大提升。
近些年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的支持政策,刘恩秀老师也常常参加一些活动和会议,并与其它传承人一起讨论怎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刘恩秀老师对调研队成员说:“我对这项非遗就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想好好的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不要在我这里断了传承。”其实这个愿望应该也是所有非遗传承人的心愿。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非遗得传承与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手艺如何继续生存下去也值得深思。在继承非遗技艺的时候,也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适合现状的创新,让我国的非遗可以好的传承和发展。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