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守住美丽幸福——
山东大学“守望”社会实践团调研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张可心 图/邵鹏翔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取得根本的转变,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当前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8月6日,山东大学“守望”实践团开展调查当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现状,进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调研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8点,实践团代表邵鹏翔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得到当地政府的接收,在村干部的领导下带领下,队内其他成员线上陪同,运用“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方式走访调研几个代表性村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走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地政府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宣传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为村民普及环保知识。从乡智能广播到乡村干部走访宣传再到人居环境微信群等形式向全乡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当地政府还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考核,同时不定期组织乡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或自查观摩评比,激发了各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乡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高潮。
走到一条小水沟时,村长停下了脚步,站在桥上,手抚着护栏,指着这条小水沟说到:“这个地方的变化是最大。当时这里是条没有水的干沟,慢慢地发展成了垃圾场。到了夏天,废坑周边就会有很大的恶臭味儿,村里搞生态文明建设时,我当时就提出先要治理这个废坑,让它没臭味儿,有水流,有花开,有鱼生。”到现在五年过去了,村长口中的那个废坑完全变了个样,村里还修建了一座桥让人们观赏,坑对面还搭建了一个文化广场,每天晚上吃完饭,村民们都会到这儿来散散步,改善了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看着村长激动的神情,我们才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单单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环就有着千千万万和村长一样的基层干部所付出的心血!
在调研的同时,邵鹏翔向当地村长提问道:“党中央提出的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对于当地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村长回答道:“近年来,村民生活的幸福感都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村子在乡政府的领导下,环境、经济并头抓,双管齐下。在污水池治理,道路绿化等生态建设方面村里卯足劲,抓治理。在村里贫困户开设清洁员公益岗,这样既缓解了村里未脱贫人口的就业压力,也让村里更加干净,整洁,每次过年外出打工的那些人回来都会感叹村子又变了个样,变好看了。”村长的一席话,让我们很是触动。看着湛蓝的天空,绿化齐全的马路和干净整洁的街道,团队成员都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下午2点,团队代表邵鹏翔在村干部的邀请下,到村民家中和村子里调研当地正在推广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焦庄乡按照“户集、村收、乡运”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乡里共有4辆清运车,近1000个垃圾桶,并按人口比例配齐村级保洁员,实现了集镇、村委、安置点垃圾收集、清运常态化的运行目标。由于农村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农村垃圾与城市垃圾也有很大的不同,集中处理好生活垃圾、安全处理好农业垃圾是保证农村人口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保障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后实践团代表邵鹏翔主持召开全体实践团成员线上会议。会上,实践团成员根据往日所学和今日所见,用当地政府近年留存资料与实地走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直观鲜明地了解近年来村子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学以致用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依旧要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努力,而且我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更新、丰富、发展自身。按照我们调研焦庄乡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来看,我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确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政府可以有效宣传,将环境保护由政府主导转向公众自觉爱护,将民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创造祖国的碧海蓝天。但是我们要明白,建设美丽中国绝非一朝一日,而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困难重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努力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