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带的汕尾市,这里素有“中国戏剧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它们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
题记
我国戏剧的种类有很多,但要说种类最丰富的,那非海陆丰的戏曲莫属,不仅唱腔优美而且曲调丰富,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惜剧种代表。其中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竹马戏、皮影戏等好几个剧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他们的特点吧。
一.正字戏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演连台本戏。文戏的唱腔保留着古老的面貌,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唱牌子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大锣、大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腔,滚唱运用得较为普遍。
二.白字戏
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三.西秦戏
西秦戏多唱念并重。西皮曲调粗犷激昂,适宜表达火爆炽烈、激动紧张等情绪,是西秦戏“三十六本头”的主要唱腔。二黄曲调雄浑婉转,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变化较多。二黄的反线,称为“阴调曲”,常用于表达悲凉、哀怨的情绪。其旋律风格独特,是女角常用的唱腔。
四.竹马戏
竹马戏包括民歌小调、南曲和外来唱腔三个部分。民歌小调以歌仔和闽南民间小调为主,吸收部分外地民歌小调,旋律朴素流畅,节奏明快。唱词多为七字句,用漳浦方言演唱。南曲曲调古朴、节拍缓慢、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用泉州方言演唱。外来唱腔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旋律遒劲,基本保持原貌,用“蓝青官话”演唱。
五.皮影戏
皮影戏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注: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后记
汕尾市作为海陆丰戏剧的发源地,一直有着悠久浓厚的历史。每个戏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戏种不仅是当地的文化象征,更是代表了当地人民民间生活的生动艺术写照,反映出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作者:杨洸
免责声明:
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