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病毒
2002年至2003年,SARS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当时果子狸被认为是元凶遭大规模扑杀。时隔10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和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进一步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于2013年10月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团队的成果还表明,SARS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作为其功能的受体,能够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中国科学院网站曾发布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小组的研究成果,调查显示接触野生动物人员感染SARS病毒机会明显较高。
当时,流行病学组还对河源、佛山、顺德、中山的6位非典首发病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他们都在发病前20天内吃过或处理过野生动物,特别是蛇。另外,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不同人群检测显示,即使是经常接触非典病人的医护人员血清呈阳性者也不到2%,而经常接触野生动物的人员却有6%呈阳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7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