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于民艺感悟海韵文化 以民俗再现渔嫂生活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作者:焦宇梁 肖萱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处东海之滨的舟山群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一代代勤劳踏实的“渔民”“渔嫂”。在“出海”“捕鱼”“返航”的渔村生活常态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在这些蓝色印记之中,有一段段娓娓道来的动人故事,等待着后人扫去历史的风尘,静耳倾听。

2020年7月19日上午,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渔嫂群体,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东海渔嫂实践调研团来到临城民俗馆展开调研,在欣赏舟山的传统民俗中,加深对渔嫂生活的认识。

舟山民间美术作品,充斥着浓郁的海洋气息,例如船模制作、贝雕工艺、船板画、渔(农)民画等等,其中就有临城剪纸和渔民画的一席之地。构图自由、形式不拘的临城剪纸,一改传统剪纸对称的手法,既有系列化组合,又有扇形、圆面、立轴等中国话构图,变化自如,单纯明快,令实践团成员们为之久久驻足。剪纸在色彩上也改变传统单一的颜色,从原先只用于祭祀、丧礼的单一剪纸到后来形成以海洋为主调的现代剪纸艺术风格。团队成员发现在剪纸上,渔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搜集的大多精美作品中,其作者大多都是渔嫂,且后来也是渔嫂将这种特有的剪纸技巧传授给他人,这才将剪纸队伍不断壮大。渔民画更是有浓郁海洋特色的工艺品,它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以海洋生物、海山景观和渔家风情为内容,创作手法既传统又抽象,构思大胆,想象丰富,色彩斑斓。它不仅仅只是画鱼、画海、画船,而是画鱼海船人共处的梦,团队成员也感受到了舟山渔民艰苦朴素的生活和敢闯敢拼的精神。

图为舟山临城民俗馆内所展出的早期捕鱼器具

舟山民间曲艺活动也是历史悠久,在吸收周边地区的表演形式中又融入了本地语言、民歌和佛事演唱形式、曲目、唱调,最终形成。无论是俚语古曲“唱新闻”、曲调丰富的滩簧、还是岛内特色曲目翁洲走书,都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但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生活性。从中不难看出,舟山渔民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有艺术创作的热情。这也同样是身为新时代青年的实践团成员应当具备的精神特质。

图为实践团成员欣赏舟山渔家民俗——剪纸画

舟山的民间艺术表演也是独具一格的,大多数都被列入了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比如舟山的戏马灯在吸收江浙一带的表演同时,又根据海岛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的独特经历,融入海洋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舟山的木偶戏一般有两种,一般有大小两种,大的叫“下弄上“,即围布作场,表演者在布围里操纵机关,使木偶表演。小的为”布袋木偶“,现比较有名的是临城”叶家班“木偶戏,一米方台,演绎戏里戏外人生,深受海岛渔民喜爱。此外舟山民间有很多的传统出会活动,这种大型出会活动集祭祀、庆典、文化、娱乐、游艺于一体,既是庆丰收谢神、祝福祈平安的仪式,又是闲暇时的娱乐狂欢活动。其重要程度局海岛民众各种民间活动的首位。其中东岳出会和都神出会为舟山民间最大的两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渔嫂的身影,这可能是跟舟山传统的男人出海,女人养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赏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戏马灯模型

在民俗馆的一幅幅图片和艺术作品中,团队成员冲破时空的桎梏,感受到了舟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氛围,认识到渔嫂在舟山的民俗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使渔嫂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这也无疑为团队接下来进一步的调研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68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星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启程
大学生网报重庆8月5日电(通讯员张德湘)杜甫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然而在素质教育并不是很普及今天,加上此次疫情对世界的冲击,实践活动已变得“举步维艰”,如今疫情已逐步稳定…
“筑梦青春”支教活动之数学课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巩固小康社会的战略背景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
云教育,云乐趣
天渐渐破晓,一轮圆月仍镶在淡蓝的天空中。待到薄雾缓缓地消散,如一层轻纱温柔地笼罩在大地上。一轮旭日东升,令人感到无限生机!大学生辅导老师满怀期待地在会议室等待学生前来上课。今天绘画课的内容是学…
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得:“朝阳”社会实践队之“朝阳似火,照耀你我”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线上三下乡活动,有幸进入优秀的“朝阳”社会实践队伍。这次线上三下乡活动满足了我想要帮助他人的愿望,也是我作为师范生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尝试。我的辅导对象是一名初二的…
选择对自己负责才不后悔
今天是三下乡倒计时第三天。其实这一次的线上三下乡对我而言,比起去年的线下三下乡确实没有给我太大的什么触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少。留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堂作业辅导课时孩子们低头伏案…
千磨万击还坚劲,砥砺支教赤子心
——像灯塔一样,为一切黑夜航行的人照亮前方的路屠格涅夫曾说:“要找出我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主要的是我能奉献出自己。”高尔基曾说:“要重返生活就必须有所贡献。”在支教的道路上,我们像蜡烛一样…
岭师文传在行动,志愿服务传真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7月31日起,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乘风破浪社会实践队开展线上“三下乡”活动——线上辅导万人志愿服务行动。活动伊始,我身为队员之一,一方面对于自己负责的语文辅导工作心怀期…
守护梦想,引导未来
守护梦想,引导未来(通讯员肖思悟2020-07-28)截止2020年7月28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小分队(纯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进行至第四天,在新的一天里队员们仍是饱含热情,积极自信。7点左右…
对自己负责是一种选择
今天是三下乡倒计时第三天。其实这一次的线上三下乡对我而言,比起去年的线下三下乡确实没有给我太大的什么触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少。留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堂作业辅导课时孩子们低头伏案…
二师学子三下乡:绿太阳,暖人心
作为二师学子,今年暑假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心情也十分激动,本来该去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阳平镇红光村,因为疫情转为线上,但我们丝毫都不会懈怠。第一次体验到老师的感觉,备课,写教案,准备易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