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唱响越调,走近非遗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李雨桐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沉淀着国人千年来的文化底蕴,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了深入了解越调,助力黄河地区非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非遗调研队队员们于8月2日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的传承人申小梅进行了线上的“云”采访。

图:申小梅老师

越调究其根源,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最早的时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越调的唱腔优雅纯朴,同时具备多种节拍形式,在演唱的时候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其音乐丰富,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

图:申小梅老师(左)与恩师申凤梅先生(中)合影

申小梅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亲授弟子。现在更是担任河南越调剧团团长一职,致力于将越调发扬光大。申老师自幼就爱看越调、听越调,申凤梅先生是她崇拜的偶像。为了接近申凤梅先生,她不断的学习钻研越调。付出总有回报,终于,1991年7月28日,她成功拜申凤梅先生为师,并调入河南省越调剧团。这么多年来申老师在继承尊师的基础上更是另辟蹊径、勇于创新来拓宽戏路,由她主演的越调演义剧《老子》更是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越调。

图:申小梅老师(中)饰老子一角

在采访中,申老师反复跟我们强调了“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瑰宝”。的确,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去学习与传承,发扬光大这些瑰宝。

申老师在成为河南省越调剧团的团长后,她一直秉承着“出好戏,推新人”的理念去发展越调,“顺应时代抓热点”,更是紧跟党中央的精神,“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继承中求发展,关于习总书记在全国的文艺座谈会中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落实的很好,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充分挖掘中原文化,推出好戏,推出作品。除此之外,她还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去经营剧团。现在的河南省越调剧团作为事业单位,属于河南省级直管的二级机构,共有90个编制岗位,但是实际剧团不止90人,每次看到优秀的戏曲苗子,申老师总是忍不住把他们吸纳到剧团中去,她想给更多的年轻人更好更大的舞台。

申老师不仅剧团发展的好,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更是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开展线上的“云越调”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为大家带来精彩演出。申老师还说到:“使用这些平台不仅是能更多更快的与年轻人进行互动,更能在疫情期间为困在家中的大家带来越调的享受,这样也能减轻票友断代现象,发展很多年轻的票友,保证越调一直更好的传承下去。”除此之外,申老师还依据抗疫英雄们的事迹排了戏,并且也有了将此戏拍成电影的计划,可见她不仅紧跟时代潮流,更是一直为赞颂人民,赞颂英雄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申小梅老师现场教授学生们

在2015年的8月,申老师就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推出了申小梅戏曲学院,在这里不仅开设了越调班,豫剧、曲剧都开设了班级,为河南戏剧作出贡献。申老师还不断鼓励学院的孩子们去考研,上本科,这样才能在适应时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戏曲,学习越调。在说到学院时,“我就想着,作为一个戏曲人,能为我们的社会、戏曲建立平台,多培养一些戏曲接班人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申老师的这句话吐露出了她的拳拳之心。

采访完申老师,不禁感叹她从业这数十年来,不仅是一名戏曲人,更是一位优秀非遗文化保护者与传承者,一直不忘初心,一心将越调发扬光大,令人对她心生敬意。

细细深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人,在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非遗,不辜负非遗的背后凝聚着的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而我们同样也有责任为非遗的传承尽一份力,愿这些古老朴素的文化遗产,永不消失。

作者:李雨桐

采访人:李雨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6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聚焦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
2020年8月3日下午二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社会实践团乘车抵达了大同市灵丘县韩家房村,与村民农户进行交谈,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的具体情况。“梦中国”团队成员首先抵达了韩家房村卫生所,与卫生…
蒲公英种子播撒爱,心理辅导呵护孩子心灵
蒲公英种子播撒爱,心理辅导呵护孩子心灵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为了关爱孩子的幼小心灵,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蒲公英阳光支教队在本次暑期实践中开设了线上心理健康课程。志愿者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
湖南工学院8.5日三下乡新闻稿
“三下乡”——保护环境今天下午19:00,为了本次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参加的“三下乡”线上活动的顺利进行,天津的负责人来到了滨海新区乐达里社区。为更好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也给社…
访退伍老兵,传承红色基因
访退伍老兵,传承红色基因2020年8月5日,为传承革命奋斗精神,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实践队队员走访居住地退伍老兵,开展了“访退伍老兵,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走进革命老兵张爷爷的家中,我们可以看到门口挂着…
追随元帅足迹 践行初心使命
2020年8月5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三下乡”项目川蜀闪闪红星队队员夏润琳、蔡争来到四川省仪陇县朱德故居,瞻仰朱德同志出生地,参观并了解朱德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学习并致敬朱德同志的崇高人格和伟大精…
西安工程大学三下乡:深入走访贫困户 精准脱贫暖人心
8月3日早上8点,实践队员们整装待发,乘车前往白水县移民搬迁安置点——李家卓小区,走访贫困家庭,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细致了解他们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切身感受脱贫攻坚…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大学生返乡“学习法治思想,助力法典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国之重器,法典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民法典》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里程碑,为助力法典在基层的推进,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区管理委员会“…
为了解灵丘县扶贫成果,调研灵丘县脱贫攻坚方式
为了解灵丘县扶贫成果,调研灵丘县脱贫攻坚方式。8月2日上午10时,应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技术部示范园区组长汪海泉的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郭航、杨士梁、杜昱、普桓四位成员与电商扶贫中…
[访谈黄伟良书记] 除旧布新,乡村振兴探路农民合作社新模式
大学生网报广东2020年8月电2020年7月27日,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涌村的农业合作社的政府扶持情况和农业合作社对东涌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广东海洋大学“稳稳的幸福”队伍来到了东涌村的村委会,对东涌村党总支部委员会…
支教步入尾声,影响仍再继续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8月5日是“向日葵”支教课程的第九天,课程已接近尾声。团队为孩子们安排了英语听力课和初中英语作文课,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齐景宏和王振宇分别负责今天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