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社会实践团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这十天的支教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学生们之间的相处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十天前,我联系了本村的两个留守儿童,想要在这个暑假帮助他们预习一下新学期的课程。姐弟俩开学都要上五年级,成绩不是太好。平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时候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与他们父母联系的时候,孩子妈妈说到最后都要哭了:“丫头你说,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我不知道爸妈在孩子身边好?那每天吃的穿的,以后的学费生活费,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那个不是钱?”
我理解这种感觉,曾几何时,我也处于这样的环境。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懂教育,孩子成绩出了问题也只能干着急。我知道这样的情况对于父母来说到底有多无奈,因此挂了电话,我叹了口气,打开电脑开始备课,心里暗暗想着一定尽可能找出孩子的学习问题所在,帮助他们的父母减轻负担。
见到姐弟俩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性格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两人都很机灵,也一点都不怕生,在休息的时候不断问我大学是怎么样的。因为来之前就抱着发现他们根本上的学习障碍的想法,我就延长了课程中间的休息时间,想要好好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一番谈话下来,我发现他们的学习障碍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父母告诉我的小孩子玩心大又没人管,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第二点让我很重视,他们并不认为学习很重要。
我压着好奇继续问他们:“为什么考得好也不重要啊?”
弟弟比较活泼:“那些考的好的,过了几年之后也会把知识忘掉,所以记不记都一样,以后赚钱也不需要这些······”
我并没有一上来就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在以后的每次讲课过程中,都穿插着给他们播放我挑选的视频。这些视频大都是动画的形式,主要是历史名人们的故事和中国近代历史。此外,我也给他们讲述了大学的一些专业和一些职业的基本信息。
三天之后,我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没有讲课,而是拿出准备好的录音,我和他们母亲的通话录音。姐弟俩听完之后都坐在位子上没有动,呆呆地看着我。
电话里面我问他们的母亲,她说她和孩子父亲不想让孩子感觉低人一等,也不想整天给孩子们压力,所以从来没说过工地上干活有多辛苦,不舍得在外面多花点钱吃点好的。
可他们必须得知道。我告诉他们,这是他们无法更改的成长环境,而幸运的是他们还小,这意味着他们还有很多机会去改变,学习永远不是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却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这之后姐弟俩显而易见的开始改变了,之前都是我控制进度,现在他们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进度也随之加快了。
这次支教遇到的两个学生,让我想了很多。
首先是我自己的思维限制,将他们想成了“完美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可以类比法律领域的“完美受害者”,在大众的普遍印象中,受害人必须弱小无助,饱受欺凌,而一旦受害人比凶手还要强势,人们就会转过头来为凶手找各种理由开脱。
以我自己为例,我潜意识将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学习问题归结为由于缺少教育资源或自身的限制没有办法好好学习。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将他们想象成了只是缺乏教育资源,求知若渴的学生,并且认为他们会欣然接受能接触到的机会去学习知识,却没有想到他们不重视知识,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甚至对于班级里成绩很好的同学,大部分时候都只是抓住他们的一些缺点放大,却不会想他们的优点和值得钦佩的地方。
但是这些学生,更加需要帮助,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对错,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人生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想成为的人同样很重要。
想要振兴乡村教育,意识和知识必须两手抓,甚至有些时候,意识的重要性是远远要比知识大的。乡村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宣传,教育环境肉眼可见越来越好。现在的农村也逐渐向信息化过渡,获得资源和信息远比十年前要容易得多,如果学生们的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和提高,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好。
我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人生将会以何种方式开展,但我对他们充满了希望。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强盛的和平国度,他们有无限的可能,可以去努力去改变,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
他们的青春,一定会更加绚烂,更加多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5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