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3日电(通讯员蒋小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本调研团(“精准扶贫,共建小康”家乡脱贫攻坚进程调研团)于7月22日到29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重庆、甘肃,开展了实地调查。本调研小组主要调查了贫困户家庭的“脱贫攻坚”感受和经济发展情况。
走访一 —— 贫困户家庭的感受
在走访的所有的贫困户家庭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妇人”所说的一番话:“年轻人啊!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把这里搞了那么多的坑坑洼洼,不晓得打条沟沟儿把那个水引到河沟沟儿里头去。现在一落雨,我就怕。斗怕(就怕)把我的屋给冲跑了。”村里的土地被承包给当地的一位开发商,开发商就利用这些土地来发展种植业。原本的梯形地貌变成了现在的梯形和沟渠相间的样子。由于当地的土质比较松散,还没等到打通沟渠,雨水就先将田地冲了个稀巴烂。加之以前发生过严重的滑坡事故,当地的人对于雨水的冲蚀就格外担忧。由此可见,“老妇人”对于脱贫攻坚的实施情况还是比较不太满意的。不过,这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的情况反映,更多的还是对“脱贫攻坚”的满意以及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和感激。
走访二 —— 交通设施的兴建
“闭关锁国”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无论多么强盛的国家,如果不与其它国家合作交流,最终都会走向败落的。“要致富,先修路”,只有地方积极抓住机遇来发展交通设施,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而所走访的地方近年来也是在大力发展各种交通设施,并加强了通往各地的道路维修工作。这不仅节省了不少外出人员返乡的时间,还改善了道路堵塞的情况。而且更多地促进了该地与各个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该地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该地内部原因而言,没有特色的主副业、没有高质量的劳动力、也没有及时的指导;就外部原因而言,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整个“环境”并不适合发展经济。综合以上因素,所走访的地方至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调研小组在登云村探访交通设施的建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蒋小莉摄图
走访三 —— 文化产业的重视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各个地方都有着各自典型且珍贵的文化产业,比如红色文化、传统建筑、茶叶、丝绸等。针对这些特色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打响一座城市的名声来增加相应的财政收入,同时还能培养当地人民对于故乡的自豪感。所调查地方最显著的红色文化体现就是刘伯承纪念馆了。馆内陈列了许多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子、文稿、照片、日常生活用品等。馆里的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每年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多为开州人和附近州县的人。对于纪念馆的维护,馆内人员也是格外地重视。鉴于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当地小学就会安排小学生来此参观,并书写相关感悟感想。通过这些活动形式,从小就让孩子们了解本地文化的表面及深层含义,有利于更好地来传承革命精神和爱国之情。
调研小组在刘伯承纪念馆走访当地的文化产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蒋小莉摄图
走访四 —— 教育事业的投入
“教育——国之根本”,所调查地方就特别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幼儿园里有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小学有“营养午餐”,初、高中有“贫困学生的补助”……不仅如此,当地还特别重视师资力量的增强,如鼓励回家乡从教、吸引国外的教师来此教学等。此外,几乎每所学校都在紧跟着一线城市的节奏来完善教学设施和改善教学环境,如更新教室内的演示工具、更换学生的桌凳、重建和维修教学楼等。
对于“贫困”的话题,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确实没有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单纯依靠传统的方法难以取得成效。不过,国家实施的脱贫攻坚的系列政策已经渐渐把被动的情况转化为主动的情况,所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4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