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人们用以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用以祭祀先祖这项主要功能外,祠堂还有多种用途,比如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件的场所,又或是作为人们为商量族中重要事务的聚集场所等等。
中国古代家族观念深刻,各种大大小小的村落,往往会建立自己家族的祠堂。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有如山西太原晋祠、山东东汉石祠、王氏诚敬堂、永嘉孝思祠等等。这些祠堂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社会实践队伍“young多彩乡村主题教育社会实践队”的小分队便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的一座建于清末的祠堂——魏氏宗祠。
海洲魏氏宗祠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海洲麒麟村东大街3号,是中山市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清末祠堂建筑之一。该宗祠始建于1887年,即清光绪十三年,至今已有133年的悠长历史。
该宗祠宗祠坐东南向西北,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因形状类似巨蟹,故被当地人称为“蟹形祠”。主体构架既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又具有珠三角地区的地方建筑特色。青砖砌成的外墙,流露出藏不住的岁月的痕迹。屋檐上有人物花鸟的木雕,所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可见当时工匠的手艺是多么的精湛。
根据资料显示,海洲魏氏宗祠在上世纪60年代做过学校,70年代做过仓库,80年代做过粮仓。从建成落地到如今第二次修葺,这座祠堂见证了太多风风雨雨,也体现了中国的宗祠文化的深厚。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具有深刻的宗族观念。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一个家族往往会修建属于自己家族的祠堂,用以祭祀祖先,来祈祷获得祖先的庇佑以及彰显后辈对祖先的尊敬。越是显赫的家族,他们的祠堂也往往会更加华丽庄重。祠堂建筑记录着家族的传统与辉煌,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之象征与标志。
直到现在,仍会有许多人回到自己的家族祠堂“寻根问祖”。虽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祠堂成为了一个神圣装饰物的存在,并未发挥其原本的实际作用。但祠堂仍具有崇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助于现代人对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研究。祠堂,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的归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