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医药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纪实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刘佳璇

南水北调,是一项以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E·H问渠是一个专注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社会实践的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寻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居民对环境和健康基本理念的掌握情况,并向公众传播环境和健康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水源区居民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能力。E·H问渠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成立,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附近的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郧阳区,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展开暑期社会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E·H问渠(Environment and Health)” 由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的27个成员组成,包括队长和副队长,调查问卷组、宣传组、数据分析组。E·H是由环境和健康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寓示队员们将带着保护环境和维护健康的理念去问渠,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环境保护中来。

2020年7月10日中午1:30,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开队仪式由队长刘佳璇主持,实践队全员积极参与。在此之前,队员们完成了一系列漫长而又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申请书的立项,宣传工作和数据分析工作的一系列着手准备,以及和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等,为后期的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铺垫。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队长刘佳璇会议最后的一段话,表示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让自己得到锻炼,通过学习和付出成为满天繁星中最闪耀的光。

自此,E·H问渠社会实践队正式成立!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2020年7月11日,E·H问渠实践队正式开始了一段崭新的问渠之旅,身在南水北调中线附近的队员们在各自的户籍所在地采取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怀有一颗创业的真挚之心,踏实能干,吃苦耐劳,有着实践的激情和实干的魄力,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聪明才智。不管何时,他们都在贡献着汗水,贡献着智慧,,微尘也能凝聚成浩然之力。

实践伊始,天气状况变幻无常,所幸队员们凭借着毅力和热情都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实践活动也渐入佳境,走上了正轨。在发放调查问卷的途中,队员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受访者的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他们用耐心和包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面对受访者的善意、理解、体谅,他们倍受鼓舞,更觉得内心有了满满的成就感。从而认识到沟通是打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也体悟到居民健康这一概念并不完全局限于身体健康,还应囊括心理和道德健康方面。

正如一位队员在分享工作心得中所说:“我负责了郧西地区的部分调研,目前为止共做了56份,合格55份,合格率为98%,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儿这未尝不是一群人的缩影。由于我的家乡是郧西的一个小乡村,以中老年人、学生居多,走在路边,屋下小憩的迟暮老人,看店的老板、闲谈的路人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在最初找相熟的朋友填写问卷到在大街上寻到商店老板、超市收银甚至是行人,都无所畏惧。也不怕被拒绝,当然也会因为问卷题目过多被质疑,但是我们依旧会漂亮的完成我们的答卷。因为这是我们作为问卷组的责任,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得要承担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东西,不要找借口,不要逃避责任,才是为人处世的重中之重”。

图为实践队员在居民家中发放调查问卷

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队员们不但锻炼了自己待人接物的本领,还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各方面的能力和才干都得到了提高。

为更深入了解居民对环境和健康基本理念的掌握情况,并向公众传播环境和健康的相关知识,队员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对当地居民的采访。

负责郧阳区的队员李玉童采访当地一位居民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的看法时,这位居民表示这几年郧阳区环境变好了,国家大力提倡种植树木,路边的灰尘也变少了,很多工厂都搬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山青水绿,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他提倡为了使当地环境变得更好,公民应该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制品不乱扔垃圾,多种植树木,净化空气,多做一些环保知识的普及带动其他人来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在南水北调水源区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居民们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的看法和态度,认识到政府和居民自身是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从而提升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队员们在实践中形成认识,在认识中丰富实践。问渠之路“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相信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和坚持,一定会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截至7月25日,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完成了十余次在各自户籍所在地的调查问卷发放工作,进行了多次对当地居民关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认识的采访活动。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即可实现的。饮水思源,珍惜源头的每一滴水,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对于问渠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还是一次与其他独立思想的心灵沟通,更是一次对自己家乡的深入了解。

活动正是进行时,问渠人的脚步仍奔走于大街小巷,传递环境保护和关注健康的声音还未停止。

我行殊未已,此事要躬行。

至此,问渠人的脚步从未停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基层中的真善美——李代勇
基层中的真善美——李代勇2020年7月27日下午15时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做志愿的花景村一组组长李代勇。李代勇同志于2020年1月26号接到基层党组织安排,…
身边的真善美——胡浙男
身边的真善美——胡浙男2020年7月26日十二点半,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做志愿的临安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胡浙男。疫情来势汹汹,临安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胡…
逆行者------何岳莲
逆行者------何岳莲2020年7月26日下午16时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青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士——何岳莲。她娇小而有力的叙述,将当时的画面一幅幅展现…
从量化研究视角,探究疫情下学生个体与就业情况的联系
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31日电(通讯员陈藏)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新冠疫情爆发,在经济层面,使进出口产业链受挫,消费萎靡,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在社会层面…
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之小小村庄为何大有“钱”途
7月30日,动科动医学院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家乡扶贫龙头企业展开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目前家乡产业扶贫的现状,领会这些企业在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带头作用。河南省宁陵县陈庄…
抗疫战士——徐桂冬
抗疫战士——徐桂冬2020年7月25日晚八点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徐桂冬医生。他有力的叙述将当时的画面一幅幅展现在我…
二师学子暑期三下乡:晨曦之光云端传爱,静候花开
开学遥遥无期,暑假漫漫无依。为了能在这个特殊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同时也响应时代号召,体现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我在7月中旬与其他9位同学成立了晨曦支教志愿服务队,25日正式开启了我们的支教之旅…
山东大学生三下乡: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经典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为了深入了解中华历史,品味民族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7月31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社会…
奋进------共同抗疫
奋进------共同抗疫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我们的脚步。新年的爆竹声还未响起,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役突然打响。在这期间我们也见证了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全国上下人民的心都揪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参旧学遗址,感红色文化
2020年7月23日上午8时,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成员来到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是当地最具文化特色的景点。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