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医药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纪实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刘佳璇

南水北调,是一项以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E·H问渠是一个专注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社会实践的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寻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居民对环境和健康基本理念的掌握情况,并向公众传播环境和健康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水源区居民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能力。E·H问渠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成立,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附近的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郧阳区,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展开暑期社会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E·H问渠(Environment and Health)” 由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的27个成员组成,包括队长和副队长,调查问卷组、宣传组、数据分析组。E·H是由环境和健康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寓示队员们将带着保护环境和维护健康的理念去问渠,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环境保护中来。

2020年7月10日中午1:30,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开队仪式由队长刘佳璇主持,实践队全员积极参与。在此之前,队员们完成了一系列漫长而又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申请书的立项,宣传工作和数据分析工作的一系列着手准备,以及和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等,为后期的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铺垫。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队长刘佳璇会议最后的一段话,表示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让自己得到锻炼,通过学习和付出成为满天繁星中最闪耀的光。

自此,E·H问渠社会实践队正式成立!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2020年7月11日,E·H问渠实践队正式开始了一段崭新的问渠之旅,身在南水北调中线附近的队员们在各自的户籍所在地采取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怀有一颗创业的真挚之心,踏实能干,吃苦耐劳,有着实践的激情和实干的魄力,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聪明才智。不管何时,他们都在贡献着汗水,贡献着智慧,,微尘也能凝聚成浩然之力。

实践伊始,天气状况变幻无常,所幸队员们凭借着毅力和热情都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实践活动也渐入佳境,走上了正轨。在发放调查问卷的途中,队员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受访者的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他们用耐心和包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面对受访者的善意、理解、体谅,他们倍受鼓舞,更觉得内心有了满满的成就感。从而认识到沟通是打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也体悟到居民健康这一概念并不完全局限于身体健康,还应囊括心理和道德健康方面。

正如一位队员在分享工作心得中所说:“我负责了郧西地区的部分调研,目前为止共做了56份,合格55份,合格率为98%,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儿这未尝不是一群人的缩影。由于我的家乡是郧西的一个小乡村,以中老年人、学生居多,走在路边,屋下小憩的迟暮老人,看店的老板、闲谈的路人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在最初找相熟的朋友填写问卷到在大街上寻到商店老板、超市收银甚至是行人,都无所畏惧。也不怕被拒绝,当然也会因为问卷题目过多被质疑,但是我们依旧会漂亮的完成我们的答卷。因为这是我们作为问卷组的责任,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得要承担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东西,不要找借口,不要逃避责任,才是为人处世的重中之重”。

图为实践队员在居民家中发放调查问卷

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队员们不但锻炼了自己待人接物的本领,还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各方面的能力和才干都得到了提高。

为更深入了解居民对环境和健康基本理念的掌握情况,并向公众传播环境和健康的相关知识,队员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对当地居民的采访。

负责郧阳区的队员李玉童采访当地一位居民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的看法时,这位居民表示这几年郧阳区环境变好了,国家大力提倡种植树木,路边的灰尘也变少了,很多工厂都搬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山青水绿,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他提倡为了使当地环境变得更好,公民应该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制品不乱扔垃圾,多种植树木,净化空气,多做一些环保知识的普及带动其他人来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在南水北调水源区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居民们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的看法和态度,认识到政府和居民自身是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从而提升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队员们在实践中形成认识,在认识中丰富实践。问渠之路“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相信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和坚持,一定会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截至7月25日,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完成了十余次在各自户籍所在地的调查问卷发放工作,进行了多次对当地居民关于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认识的采访活动。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即可实现的。饮水思源,珍惜源头的每一滴水,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对于问渠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还是一次与其他独立思想的心灵沟通,更是一次对自己家乡的深入了解。

活动正是进行时,问渠人的脚步仍奔走于大街小巷,传递环境保护和关注健康的声音还未停止。

我行殊未已,此事要躬行。

至此,问渠人的脚步从未停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家乡,观发展,感富强

前几天回到了家乡,看着这样的房屋,这样的路,不由感到家乡的变化之大,我小学便在市里求学,初中更是搬到市里,对家乡的印象还停留在石子路和红砖房,不曾想村里现在都是水泥路和翻新……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活力兰庄

7月15日,我前往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兰庄村,去观察乡村的发展。兰庄路牌兰庄,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下辖村。兰庄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1135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以传统的……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玉湖村,玉湖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笔架山、惠屿岛、泉港樟脚古民居、坑内山、昆山风景、……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不断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了解新农产业,我们来到了圪垱店村的月季产业园进行……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侨乡荷韵 美丽东张

侨乡荷韵美丽东张八月三号,我们来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的东张村。走进东张村,宛如走进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卷中: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河道漫步长廊、古榕树群等自然景观清新怡……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树山村,树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通安镇西部、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分15个自然小组都是依恋山脚,有农田1050多亩已全部调整…… 张祎鸣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迎湖村临太湖,东连望亭新镇区,312国道穿村而过,新建的苏锡高速连接线望亭入口即在迎湖村。迎湖村由原迎湖村、孟湖村、太湖村合并而成,分设55个自然村……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基层中的真善美——李代勇
基层中的真善美——李代勇2020年7月27日下午15时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做志愿的花景村一组组长李代勇。李代勇同志于2020年1月26号接到基层党组织安排,…
身边的真善美——胡浙男
身边的真善美——胡浙男2020年7月26日十二点半,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做志愿的临安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胡浙男。疫情来势汹汹,临安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胡…
逆行者------何岳莲
逆行者------何岳莲2020年7月26日下午16时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青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士——何岳莲。她娇小而有力的叙述,将当时的画面一幅幅展现…
从量化研究视角,探究疫情下学生个体与就业情况的联系
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31日电(通讯员陈藏)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新冠疫情爆发,在经济层面,使进出口产业链受挫,消费萎靡,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在社会层面…
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之小小村庄为何大有“钱”途
7月30日,动科动医学院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家乡扶贫龙头企业展开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目前家乡产业扶贫的现状,领会这些企业在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带头作用。河南省宁陵县陈庄…
抗疫战士——徐桂冬
抗疫战士——徐桂冬2020年7月25日晚八点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寻访新榜样,凝聚正能量”暑期实践团队采访了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徐桂冬医生。他有力的叙述将当时的画面一幅幅展现在我…
二师学子暑期三下乡:晨曦之光云端传爱,静候花开
开学遥遥无期,暑假漫漫无依。为了能在这个特殊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同时也响应时代号召,体现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我在7月中旬与其他9位同学成立了晨曦支教志愿服务队,25日正式开启了我们的支教之旅…
山东大学生三下乡: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经典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为了深入了解中华历史,品味民族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7月31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社会…
奋进------共同抗疫
奋进------共同抗疫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我们的脚步。新年的爆竹声还未响起,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役突然打响。在这期间我们也见证了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全国上下人民的心都揪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参旧学遗址,感红色文化
2020年7月23日上午8时,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成员来到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是当地最具文化特色的景点。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