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谨记前辈教诲 巾帼不让须眉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作者:朱艺芳 肖萱

为深入了解舟山渔嫂群体及其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2020年7月18日,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大学生东海渔嫂调研实践团前往位于朱家尖的樟州村,实地探访渔村民宿产业发展现状,并采访当地渔嫂群体中的基层工作者邱海燕。

在蔚蓝东海的1390余座岛屿里,一个个村庄掩映山海间,一户户渔家袅袅冒炊烟。而在朱家尖岛屿东端,樟州村这朵“海上莲花”正悄然盛开。

50年代初期,“男人出海捕鱼、女人织网孝亲”成为了樟州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渔嫂团体在发展产业、壮大经济及基层社会治理等各方面亦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风貌构筑了樟州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2020年7月17日,浙江海洋大学“疫”路相伴,“渔”你同行——东海渔嫂调研实践团走进樟州村,采访了当地的妇女主任——邱海燕。通过几把交椅间的寒暄,寻找樟州乡村振兴中蕴含的女性力量。

图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樟州村渔业经济繁荣的情状。

使命永恒:传承祖辈奉献精神

“做好妇女工作,积极配合领导工作。”踏进樟州村的土地,连廊中满墙的“党员一句话承诺”和“樟州模范榜”瞬间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目光。而提起这些背后的故事,邱海燕的脸上漾开了温暖的笑容。

邱海燕是党员家庭,丈夫任央昌是第三代带头船老大,曾为了生产作业超负荷作业,连续奋战十一个日夜以致患上心肌炎,至今落下病根;奶奶任杏莲则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当和团队成员们谈到奶奶的事迹时,邱海燕的双眼里盈满着尊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奶奶是舟山第一个出海的女性,也担任过月岙乡渔业社副社长,曾经是由她负责联系出海渔船,但当时条件过于艰苦,全村100多条船只,每天三个时间段的确保工作,都只能通过对讲机完成。”奶奶不畏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品质,对邱海燕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代变更,但这种不吝心力的精神品质未曾因时光流逝而褪色。邱海燕深知自己肩上担当着的不仅是自奶奶一辈传承下来的道义,还有樟州村几乎每户人家的安宁富足。“奶奶的精神不仅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对于我们整个村的渔民也有着深深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我2000年进入樟州村时,便第一时间接手了渔业工作。”听完这些话语,团队成员也深深为之动容。

图为樟州村妇女主任邱海燕在樟州文化礼堂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东海渔嫂工作近况。

恪尽职守:为渔业运作保驾护航

在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以渔业为生的樟州村,捕鱼成了渔民们安身立业的根基。“顶着风浪在海上打拼实属不易,一旦突遇风险,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做到确保每一名渔民的生命安全。”通过邱海燕的叙述,团队成员了解到出海捕鱼的高风险性。也正是为了保障渔业的安全运作,在20年的渔业联系工作里,她几乎全年无休,坚持每日7点、11点、16点联系作业渔船。在海上大雾高发,事故频起的“黑色四月”,每条渔船的安危都牵动着邱海燕等渔嫂团体的心。“我的这个手机呀,是24小时不能关机的,我也就是24小时待命”。她们时刻紧绷着神经,点验渔船的时间也调整为每两小时一次。正因如此,邱海燕忙碌在基层的身影,在渔民和团队同学们心中熠熠发亮。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记录。

初心不改:全心全意助力渔村建设

“男人出海,女人守家”是樟州等周边渔村的生活常态,为了帮助守家的渔嫂更好的参与村中事物,邱海燕自发的组织了一支十人左右的东海渔嫂志愿服务队,定期举行文艺汇报、垃圾拾捡等工作,丰富本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保障渔村环境卫生;疫情期间,渔嫂团体冲锋陷阵,站岗测温丝毫不落,以妇女之力维护社区安全。许多渔嫂也为她们的热情和奉献所感动,自下而上的加入了她们的团队。

邱海燕的工作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管理村中事物,调节村中矛盾;另一方面组建是渔嫂团队,助力渔村发展。社区工作使邱海燕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可在时代变迁和建设渔村的过程中,她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樟州地区儿童的教育需求,也使得一部分年轻渔嫂选择搬出渔村,在城市安家落户。“8月1日开始是捕鱼高峰期,渔嫂纷纷开始帮忙,再加上年轻女性大多去了城里,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上的渔嫂,大家性格比较内敛,组织一支文艺汇演的队伍都是件困难的事情。”为了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邱海燕为首的东海渔嫂团队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动员女性加入文艺汇演等活动的队伍,向她们灌输文化及精神生活富足的重要性。就这样,邱海燕用实践构筑樟州村充实的精神世界,是当之无愧的海岛渔村精神生活领头雁。“前几年这些工作是比较困难,现在我们的努力取得了其他渔嫂的肯定和认可,她们也会自发的加入我们的团队里,一起帮忙解决困难。”看到自己的成果受到了肯定,邱海燕望向团队成员们的笑容中盈满着幸福。

对于当地渔嫂而言,邱海燕是“敬业”而“乐业”的。脚踏实地、专注细致;深入其中、全情投入。正是这种真挚的热情,推动樟州村妇女撑起渔家生活半边天;正是严谨的坚持,促使她们展露出自信乐观的新风貌。不可置否的是,在樟州的土地上,留下了邱海燕走过的每一寸痕迹,而邱海燕也用自己的力量,见证了樟州村的每一点成长。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脚踏实地,锻炼自我 ——“年轻人,自找苦吃”实践团
在《习近平与大学朋友们》中,习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因此“年轻人,自找苦吃”实践团的张曾存来到了全国连锁餐饮老土灶川菜店开展实践活动,她的工作是服务员,工资以小时计算,每天工作五六个…
加大防疫力度,稳步复工复产
加大防疫力度,稳步复工复产2020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学院“抗击疫情,与爱同行”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社会实践的第七天。时间过的真是快,今天已经是社会实践的第七天了,已经过了社会实践…
人文党建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2020年8月1日早上8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为五个小组,各小组的外出代表对“寻找身边的最美榜样”进行采访、录制视频、提交采访报告以及采访照片。小组各成员在完成任务后,感受颇深。其中第四小组以抗疫志愿…
携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亲情陪伴,心连心”实践团
7月16日上午,天空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亲情陪伴,心连心”实践团的成员们各自打着伞徒步来到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社会养老中心。本次实践的目的是来拜访可爱的老人家们。实践团成员先在社区门前合影留…
烛光照盛夏
转眼已经来到了7月31日,昨晚的一场大雨为这盛夏酷暑带来了一丝清凉,拂去人们心头的烦闷,安抚心头被酷暑所笼罩着的烦闷。不知不觉中,我的线上三下乡之旅已经过了一大半了,会想起第一次线上上课时的情景,…
加强防疫力度,加快复产脚步
加强防疫力度,加快复产脚步2020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学院“抗击疫情,与爱同行”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在进行了第一天的社会实践之后,大部分实践队员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河南理工大学实践团前往郸城洺河进行调研
河南理工大学实践团前往郸城洺河进行调研7月31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护之洺河,爱之家乡”水环境调研实践团在郸城县针对洺河整改治理开展实践调研工作。该实践团队是在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最新动态】实践队线上制作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为更好了解到家乡发展情况,分析各地大学生返乡对家乡做出的改变。“忆乡史·,促繁荣”实践队于八月一日进行线上会议。上午八点,实践队员召开线上会议。按照实践计划,各队员提前通过各大网站报纸查阅资料…
把握创业机遇,重燃人间烟火
为深入探询地摊摊主主要群体及创业动机,近日,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疫情下“地摊经济”调研实践队的孙莎莎、赵玉鑫、张文娟三名成员分别于河南郑州、洛阳和福建厦门对当地地摊摊主进行走访调查,并通过…
徜徉在书法的海洋:欣赏书法之美
徜徉在书法的海洋:欣赏书法之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旬阳暑期支教队兴趣课堂“带你欣赏书法之美”圆满结课。期间,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鉴赏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字体,并且了解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