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师学子探寻悬丝飞舞,见证百年传奇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作者:叶琲 林昕 王晓萱

为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探寻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趣童生”民间艺术调研实践队木艺小队于7月5日前往泉州木偶剧团演出地,领略传统艺术风采;拜访国家级木偶头制作传承人林聪鹏老师,体悟新时代工匠精神;结合专业优势,开拓创新,接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感知“艺趣童生”之美。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汉,兴于唐宋,沿袭至今仍保留传统“傀儡调”唱法和700余出传统剧目。在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12年成为我国迄今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的民间艺术。

《钟馗醉酒》剧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昕 供图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通政巷的嘉礼馆,正是今年泉州木偶剧团展开公益演出的地点。泉州地区每逢喜事,都须以提线木偶戏示大礼,故名之“嘉礼”。红砖白石,飞檐吊梁,嘉礼馆虽不大,可设施一应俱全。剧团首先播放精心设计的宣传片,将泉州木偶戏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展现泉州人民对民间艺术的重视与传承,再以特色鲜明的折子戏给予观众视觉的享受。演员携木偶轮番上场,一步一诵,一舞一唱,悬丝飞舞之间,皆是他们苦练的成果、默契的化身。

木偶身上悬挂的几十余条丝线,正是让其演绎得栩栩如生的关键。负责人介绍,剧团每年都会安排公益性演出,往年最后都保留互动环节,让观众来亲身体验操作提线木偶的奥妙。遗憾的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该环节被暂时取消。但剧团关于公益演出的一系列创设,仍为木偶戏走出高阁树立了标杆。演出当日,许多家长带孩子前来观看,在过程中虽有细碎的讨论声,但孩子们都沉迷于“新鲜”的戏剧,鲜少有吵闹、离座的现象。

泉州木偶剧团演出《青春梦》剧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昕 供图

为进一步探索木偶的奥秘,实践队走进幕后,在泉州木偶戏剧保护中心,对话木偶头制作的国家级传承人林聪鹏老师。林老师通过工作室台面上罗列的各色木偶头,向队员们介绍偶头如何一步步焕发生机。从定型到雕琢,从打磨到抛光,从原色到上彩,从镂刻纯木到缠绕丝线,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林老师从十二岁开始从事偶头雕刻,那时控制不住刻刀,总会划伤自己,在不断的练习下,才得心应手起来。

林聪鹏老师的工作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昕 供图

关于如何通过丝线来操纵偶头五官,林老师用一只偶头为队员们解惑。原来偶头的内部是一串由铁丝、木块、铜块等做成的重力联动装置,林老师说,偶头需要设计者对各方面知识的灵活运用,如结构、机械,甚至电学,自己曾经就利用灯泡来制作二郎神的天眼、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以塑造角色形象、加强舞台效果。类似的创新,林老师还做过不少。在其神怪形象的制作中,在传统木偶眼部、嘴部上下翻动的轨迹基础上,增设吐蛇的部件,以渲染其神秘的特点。

得知实践队此行“木偶戏走进校园”的调研目的,林聪鹏老师建议道,为孩子提供动手制作的机会至关重要。纯木雕刻暂不合适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用其他材料代替会更简易安全。通过师生、亲子合作来体悟木偶制作的原理,或以亲身演出来操作简易木偶,都有利于木偶戏与校园活动的互促共进。林聪鹏老师在木偶创新与手工制作方面的独到见解,为实践队队员们将木偶戏创新性、创造性运用于手工、幼儿活动方面开创了新思路,为后期制作创意成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正在雕刻偶头的林聪鹏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昕 供图

传承最原始的精粹,注入最独特的时代色彩。无论台前倾力演出的剧团,抑或幕后潜心钻研的匠人,泉州木偶戏“传承与创新”的脚步没有因新媒体的冲击而犹豫,更不会为新冠疫情而止步。为响应新时代传承民间艺术的呼声,木艺小队成员们将持续思考木艺课程的多方路径与可行性,设计木偶创意品,结合手工、游戏,丰富幼儿园教育课程,旨在推动民间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在悬丝飞舞间见证恒久传奇,体悟千年匠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9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你我同行,散满天星
今年,社会实践开展地格外艰难。寒假,原先的实习因为疫情原因中止,辗转线上,却发现所学尚浅、帮不上忙。暑假,每年例行的暑运志愿者活动暂停报名,参加的互联网+项目也落选了。直到七月过半,晓萍邀我一…
MSIT社会实践队进行大众对医患关系的看法问卷调查
MSIT社会实践队进行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问卷调查2020年7月30日,MSIT社会实践队关于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的问卷调查活动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实践队队员郝一佳积极参加。本调查旨在通过病患及医务工作者…
烟台大学生三下乡: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思考与学习
2019年7月30日,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莒县库山乡谢家河村和双泉村这两个调研点调研。在库山乡谢家河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在村支书解则江的带领下,齐心努力撸袖干,把一个贫穷落后…
洛阳学子三下乡:新的起点,梦想起航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见证了病毒肆虐,也见证了众志成城,全世界人民一起,抗击疫情。这一年,高考中考延期,这让毕业年级压力倍增,身体和心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幸运的是,老师和学生凭借着强大的…
“E心战疫”实践团队之宁阳县社区抗疫视频分享会
为了深入了解广大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社区工作者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事例,7月29日下午2时,“E心战疫”实践团队成员鹿心昌等人邀请宁阳县东庄镇中心花园社区部分居民观看有关抗击疫情的视频。会议伊始…
山东理工大学“兴岱崮农,赴沂助梦”实践团前往岱崮镇乡政府进行志愿服务工作
稳定乡村发展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盘,而实践是通往民族复兴、乡村发展的必要途径。为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月30日,“兴岱崮农,赴沂助梦”实践团应乡政府工作需求,在省派乡村振兴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满天星”校友寻访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
7月30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满天星”校友寻访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了第一次团体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王晓萍同学主持,谭伊丽、赵昭、李婧、姜心慧、韩江红,朱宸慧、张沂梦7位同学参与会议讨…
青岛科技大学赴莒县“梦回莒国”实践团探寻《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足迹
2020年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莒县“梦回莒国”实践团再次前往莒州博物馆,更加详细地参观了莒文化展厅,对刘勰才子及其著作《文心雕龙》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参观学习以及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刘勰…
联结一心
7月30日,为期十天的“格桑花的‘理’物”暑期实践活动即将结束。在过去的十天中,支教团队以爱与文化,教导着这些藏区的学生,用陪伴与关怀,为彼此留下难忘的回忆。团队代表组织学生们参加师生联欢会,收获…
“网易行”线上社会实践团开展工作第二天
【山东理工大学7月30日讯】(通讯员:蒋玉金)山东理工大学“网易行”社会实践团于7月30日上午开始本日的调研活动,主要围绕问卷的整理、收集及分析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7月30日上午,团队成员为了针对昨日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