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后迟家村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举措以及,村庄近几年的变化,7月28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来到后迟家村访谈后迟家村委会主任迟克秋。
关于村庄近几年发生的变化,迟克秋谈到,变化最突出的就是环境卫生。以前这个村子从村容村貌方面、道路方面一直是挺落后,从孟书记和这届两委以后,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都是泥土路,对道路进行硬化,量化后,铺上了水泥路。最近几年,在原先铺设的水泥路的前提下又铺上沥青。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实现城市化,连村里的小路也已实现硬化。
实践团成员问及后迟家村的收入来源,迟克秋说:“种植姜和苹果。”队员问:“这里种植长把梨吗?”他回答说:“种植一小部分,但行情不好,现在都改种植葫芦梨了。梨现在在我们这里不算主导产业了。再就是年轻人现在都外出打工。”实践团成员通过谈话得知,迟家村的合作社,正在实施期间,还没有完全建成。村子主要以种植姜和苹果为主导产业,主要是靠种植,村子里的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不像一些城边的先进村有厂房、企业和集体,不过成立合作社以后会有所改变。实践队员提议说,这边果园比较多,这边可以搞农家乐,采摘园。迟克秋表示:现在配套设施不完善,要是有旅游项目还好些,要是村子想开发旅游基地,有山有水,可以搞农家乐。
随后,迟克秋谈到村庄如何落实精准扶贫、医疗卫生条件、文化生活和教育方面等问题。对于贫困户,先建立第一帮扶人,第二帮扶人。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贫困户“吃不愁,穿不愁”。至于医疗卫生条件,村子有专门的医疗卫生服务室,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每年享受免费查体政策,实现了小病不需要出村。村里医疗很方便,而且也可以报销。后迟家村有丰富的村民文化生活,村里建了文化大舞台,村子里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来村委大院跳广场舞。在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迟克秋特地分享了状元村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1977年高考时村里考上七八个大学生,清华北大都有。
最后迟克秋还分享了作为村里的基层干部的感受。他说:“要想方设法把集体经济建设好,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成立合作社。国家强大了,不能忘了老百姓,向农村农民倾斜政策,这是我做了16年基层干部最大的体会。”
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关系到农村工作重点的稳步转移,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序推进。在农村基层干部的带领和村民的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目标会尽快得以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86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