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福建医科大学“医诚八闽,药传三湘”实践队邀请了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陌塘老师解答有关全面小康的问题,目的在于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全面小康生活。
常陌塘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文化社会实践研究。2012年起在福建省文化厅、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兼职从事党建宣传文明工作,多次深入社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017年暑假,指导福建医科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4项,其中3项作为带队教师。2017年起,参与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课题委托项目1项,主持校级校史研究项目1项。截至目前,在具有博士资格学报发表文化调研类科研成果3篇,在一般CN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
本次访谈由林文婷同学为代表向常老师进行提问,首先常陌塘老师简要的介绍了全面小康的主要内容。“我个人觉得,认识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从小康社会本身的内涵,以及制定并实施全面小康战略的主体性质说起。小康,中国古代就有了初步的设想,是一种高于温饱状态、相对自由生产生活,并有高品质丰富生活质量的生存状态。也是中国人历来梦寐以求的状态。”
常陌塘老师还提到“我们国家数千年来一个个执政主体都为之而奋斗,但是最终并未真正实现,究其原因,我认为和执政主体的性质有关。只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考虑全民福祉和利益的执政者,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只是少数精英群体、财团、政治派系的小康社会。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这样的政党性质,决定了其所实施的小康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全民的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上历代执政者需要完成却未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全面小康社会问题需要厘清的根本逻辑起点。也是全面小康为什么意义重大、必须实现的历史背景。”
针对此次疫情对全面小康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个问题,常陌塘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疫情的爆发,从绝对意义上来讲,必然首先是负面的冲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然受到不利影响,完成的时限必然会有所延迟。但是,任何事物都有辩证的一面,疫情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尤其是对于小康社会的内涵方面,有了健康安全需求的更高要求、有了应对危机、在危机下还能良好生产生活的要求,党和政府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只按照经济目标来说自己实现了小康,真正的全面小康,不仅是全民的,更是各项指标都是高水平的。疫情使中国受到了国际压力的增大,但是这里面也是有重大机遇的,因为中国是一个越挫越勇的民族,只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齐心协力应对当前各类危机,实际上又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这是疫情带给中国重大跃升机遇的表现。我预测,经过一些摩擦和斗争,中国必将提前跃升世界第一的位置。”
正如常陌塘老师所说,伟大的抗疫精神其实就是传承数千年中国精神的时代体现,这种精神力量虽然无法用物质和财富来衡量,但是这种隐形的力量却是更为根本性的动力,倘若没有团结一致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没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甚至高唱自由主旋律任性妄为,谈何全面小康?中国人民的伟大抗疫精神,最核心的本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即便是青少年,都显现出超乎想象的爱国传统,对一些不良现象、敌对势力进行了坚决的回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彰显得十分全面,抗疫精神就是这种优越性最为核心得内涵之一。
林文婷/文
林文婷:59516210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