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7月26日,“行知齐鲁”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市平阴县同孩子们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诗歌传唱,古文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志愿者在上课过程中,用经典的故事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课上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课上的各种问答和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的反应也是十分积极。志愿者考虑到孩子们只是对诗词进行背诵的方式略显单调无趣,为此,志愿者们专门找了一些古诗歌曲和音乐伴奏。孩子们可以跟着伴奏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唱出来。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耳熟能详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加上优美的旋律,更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孩子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不但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得到了美的陶冶;而且增强了记忆,增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阅读国学经典、通晓国学故事,并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习到道理和知识。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枯燥无聊的国学经典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要想真正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要阅读优秀的文化经典,文化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则是因为“它们代表着它们所属的那个文化传统与历史进程在一个时代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孩子们通过阅读文化经典,更加了解历史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孩子们讲述国学故事。 中国青年团通讯员 石蕊 摄
水墨之间,彰显国画之美
国画是孩子们今天最期待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志愿者将国画带到了他们身边,这不再只是归类于国粹的一个名词,而是他们切身可以体验的东西。课堂开始,志愿者首先通过播放一则关于水墨画的小视频,帮助在场学生理解国画的定义与组成元素。志愿者又将国画与素描画和水彩画作对比,总结出国画的特点,国画相比其他绘画种类所需材料简单,更注重写意而非写实。为了使在场学生更深入了解国画,志愿者将国画的组成要素拆分成三部分,从绘画的底板到画笔的类别,再到画面元素组成都做了一一讲解。通过讲解“岁寒三友”所象征的意象,为同学们传授有关理解绘画意象知识的方法。
图为志愿者正在向孩子们介绍国画的基本知识。 中国青年团通讯员 石蕊 摄
孩子们先从握笔姿势开始学起,略小的手指紧握略大的毛笔,从笔尖开始轻轻颤抖,透着一股子陌生;反复地拿稳、下笔,直到勾勒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又是一阵欢乐。宣纸上布满了他们的“童话世界”:小兔子,大树,鲸鱼……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天真无邪。或许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画,但却是他们对国画的一种喜爱,以及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
有的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国画,志愿者为他们展示了一些画家的作品,有个孩子被刚刚志愿者所展示的牡丹照片吸引,仔细打量了一番,他拿起笔在纸上勾画起来,也许是画的不尽人意,孩子的眉头皱了起来,“老师,你可以为我画一朵牡丹吗?”志愿者本以为男孩已经放弃自己画牡丹,但就在作者将牡丹为他画好之后,男孩又拿来另一张纸开始临摹志愿者画的牡丹,就这样反复几次后,一朵有模有样地牡丹跃然出现在孩子的纸上。孩子遇到困难不放弃,积极寻找新方法的做法让志愿者们感动。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当他终于画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的那一刻,他所拥有的成就感是其他东西给予不了的,这会让他在以后的成长中自信向前。
在课堂最后,志愿者们鼓励同学们多学习绘画以及音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艺术教育是一种奢侈品,但这其实艺术可以是简单的创造性活动,这些活动将成为儿童发展的基石。志愿者希望通过艺术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