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乡村振兴走到底”部分小组成员来到了绍鲁村进行线下调研,详细了解当地的制作糕饼过程和制作糕饼的细节。
实践团队了解到当地的男女老少对糕饼都有着特殊的情怀。对此,他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实践队成员们首先采访了村口小卖部的商店老板,那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据她阐述,绍鲁糕饼都是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手工制作完成的,其中的工序复杂繁琐,对手艺人的细心与耐心有极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他们还采访了青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不同群体对绍鲁糕饼的感受不同。青年群体主要将此作为逢年过节的礼物,而儿童多是以此作为零嘴。实践队了解到绍鲁糕饼在当地的知名度与销量都不低,但也只算是“小众品牌”,并不被太多外乡人熟知。实践队成员们对不同群体的回答都做了详细、分类地记录。一个上午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了解到绍鲁糕饼目前遇到的宣传困境,实践成员们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图为实践队员考察水源)
与绍鲁糕饼厂负责人沟通协调后,实践团队决定为绍鲁糕饼设计其独有的标志标语,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文化。下午,“乡村振兴走到底”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参观了绍鲁糕饼厂,也随负责人一览水源地的风光,深度了解了从糕饼选料取水到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让他们对“绍鲁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为他们设计商标提供更多的灵感。
(图为实践队员记录调查情况)
时间飞快,转眼太阳已经下山。通过一天的实地走访,“乡村振兴走到底”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深切感受到当地人对绍鲁糕饼的喜爱,村民们也希望能通过实践队对绍鲁糕饼进行宣传推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正符合本次实践的乡村振兴主题,通过调研和宣传,增加绍鲁糕饼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乡思,乡愁,给他们带来绍鲁的味道。而于实践团队而言,这对他们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不仅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糕饼厂的企业文化,也深刻的领悟到一个公司在经营运作方面绝不单单只靠技术与资金,这为他们在往后的企业运作方面也提供了不少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