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政府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们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了解。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绿洲”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贵州省贵州省施秉县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对施秉县城区及施秉县甘溪乡高坡村的调查走访来了解该地区的垃圾分类现状。
实践团成员到达施秉县后,“绿洲”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王凤云对施秉县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介绍。随后,王凤云带领团队成员在县城内以走访了解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
垃圾巡回,美化环境
据调查,自2015年起,施秉县就秉承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美呈现的理念,通过实施河滨休闲公园县城绿化、亮化、美化等一大批项目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水车旅游小镇。为了更好的美化县城环境,施秉县开始实行垃圾不落地的城市管理模式,县城内不设置垃圾桶,而是实行垃圾巡回回收机制,通过垃圾回收车的循环转动实现垃圾收集。收集到的垃圾将送往大型的垃圾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县城内分别配置小型垃圾回收车和中型垃圾回收车,两种垃圾回收车根据县城内人口分布进行分配,极大的提升了垃圾车的使用效率。但是垃圾巡回车设计较为简单,只允许居民将垃圾集中丢弃而无法进行分类,这就给垃圾分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由于垃圾巡回车不能随时照顾到要扔垃圾的居民,因此,每个小区内的单元楼门口都会放置一个传统的垃圾箱,方面居民可以随时倾倒垃圾。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从当地居民的口中得知,他们也很赞同“垃圾不落地”的这种管理模式,街道的每个角落都是干净的,没有垃圾腐臭的味道,街道旁的石头上你随时都可以坐下休息,垃圾明显的变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也减轻了不少,他们不用每天都在垃圾桶旁闻着那刺鼻的味道工作了。但是,由于使用垃圾巡回车无法对垃圾进行分类,这就给垃圾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有垃圾都仍在一起,不利于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改进这个问题,在垃圾巡回的基础上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可以使可回收垃圾得到真正的回收利用。
精准调研,发现问题
短暂休息过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施秉县甘溪乡高坡村进行走访调查。走访发现,村庄内的垃圾桶主要分布在人口居住密集的空旷地上,而且只有一个传统的大垃圾桶,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分类垃圾桶,也没有分类回收的标签。所有的垃圾集中投放在一处回收利用率极低。此外,村庄内没有环卫工人,所有垃圾都是由镇上垃圾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运送出去,无法做到每日一清。此外,垃圾处理的方式出要是填埋与焚烧,夏天的时候容易产生刺鼻性气味,对村庄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村庄内的生活垃圾都是统一倾倒,一方面是由于村庄内没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太薄弱。部分中年人知道垃圾应该分类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垃圾分类方法,老年人更是对垃圾分类闻所未闻。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并坚决执行的工作,而工作的关键点在于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垃圾分类能力。
垃圾兑换银行,分类有妙招
实践团成员通过调查发现,在施秉县设有垃圾兑换银行,人们可以根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分类好的垃圾送往垃圾兑换银行就可以兑换积分,一个积分抵扣一毛钱,也可以用这些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
据部分居民表示,垃圾兑换银行极大的调动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兴趣,也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现状垃圾兑换银行的普及率还很低,只有城区部分地区设有垃圾兑换银行。希望垃圾兑换银行能够得到推广,这样既可以带动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也可以改善居住地区的环境卫生,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
此次调研,旨在让团队成员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也为日后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实行垃圾分类,垃圾混置就只能是垃圾,垃圾分类就是新的资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57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