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五指山文旅调研团线下小分队来到了海南省保亭县毛岸村,开始了第一天的调研活动。在当地五指山茶场对接人李顺先生的带领下,调研团驱车前往五指山上的茶园参观万亩茶田,之后又跟随对接人进入红茶加工厂了解红茶加工的步骤。通过对五指山茶场的实地调研、和茶场老职工的有效沟通,调研团了解了茶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探索五指山茶场未来茶旅融合发展新方案做准备。
海南五指山茶场于1960年建成,是我国十大茶场之一。队员们从对接人口中了解到,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创汇期出口茶叶最主要的地区之一,五指山茶场经历了一段鼎盛时期,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在保亭县毛岸村范围内的村民们将茶叶种植、加工作为主要的创收工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体制改革,国家出口补贴制度取消,茶叶出口量受阻,国内市场对于五指山茶场中主要种植的红碎茶需求不足,茶场的经营面临着挑战。在调整茶场产业结构、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更新茶树种植模式等一轮又一轮改革后,五指山茶场得以保持全国最先进的加工生产技术,其成立的茶叶品牌也逐渐适应了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图为五指山茶场对接人向队员介绍茶场发展现状。 范佳睿摄)
现如今,茶场面临着新的问题——人手不足、员工年龄段层现象严重。“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茶工明显短缺。”由于年轻人对茶业的认识不足,加之茶场工作本身强度较大,许多人不愿意投身茶叶种植、生产工作。据对接人透露,现在茶场中的采茶职工,正常的月收入就能达到五、六千,但丰厚的工资待遇仍然吸引不到人员。“原来打算从东南亚地区引进人力,但他们人来了之后需要解决他们住宿,这也是个大问题。”对接人向队员们透露,五指山茶场曾经有思考过多种方法解决人力问题,但实施起来也困难不小。
(图为五指山茶园中梯田式茶田。范佳睿摄)
为了深入了解五指山茶场如今的运营模式、生产流程,在对接人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红茶加工厂。在这里,队员们能够看到红茶采摘之后加工的一系列流程。五指山茶场有完备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生产标准,从杀青、揉捻、精制、检测到包装,每一道工序都有明文制度规定,工人们依照工作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工作。
在谈到五指山茶场是否考虑通过农、文、旅融合的模式发展自身时,茶场对接人向队员们透露,早在几年前,五指山茶场就做了调研工作,提出了将茶叶的种植、生产同旅游休闲度假结合起来的规划,但当时面临大面积茶树被砍的风险,计划也被搁置了。五指山茶场很早就认识到了茶旅融合的大趋势,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这条道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关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五指山红碎茶是否还能再创一轮辉煌的问题,茶场对接人对此表示充满信心,并向队员们罗列了海南茶产品的几个优势。首先是先天地理优势,像海南这样环境洁净且种茶面积辽阔的地区在中国是少有的,其次是海南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并拥有充足的阳光,这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咱们海南被叫做茶树最适宜生长区。”对接人自豪地说到。
(图为五指山茶场工作人员在打扫卫生。范佳睿摄)
五指山茶场依托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市场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五指山文旅调研团旨在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帮助保亭县毛岸村地区包括五指山茶场在内的其他茶场,寻求茶旅融合发展的新方案,助力五指山茶旅融合进一步深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