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在细雨蒙蒙中,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以法之器,赋能非遗”赴杭州地区实践团穿过热闹的晨市,到达杭州地区唯一一家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杭罗的厂家——福兴丝绸厂,探索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织造技术的现状。

初入工厂,队员们的听觉便全然为震耳欲聋的织机声所占据,轰隆隆的机杼声仿佛诉说着它年代的久远与工艺过程的漫长。那些木制机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钢铁巧妙地结合,使得它与纤细柔和的丝线之间契合度更高。

杭罗历史悠久,南宋开始到清代末,杭罗一直作为杭州织造局的主要贡品,供给皇朝和贵族作为衣服面料。杭罗织造技艺复杂且严格,原料丝进厂后,必须先严格检验、筛选,再历经浸泡、晾干、翻丝、纤经、摇纡等系列工艺之后才能上机织造。织成的粗坯还要经过精练、染色等工序,才能成为精致的杭罗。

杭罗的生产流程虽历经改革,但仍保持着大量精细缜密的手工技艺。这样的生产流程的影响是两面的,一方面,精密的手工织造保证了杭罗的真与质,但另一方面,因其复杂的工艺,它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极高。
杭罗织造技术历来传人不多。轰鸣的织厂里,清一色都是上了一定年岁的老师傅,兢兢业业地重复精细的活儿。队员们通过采访得知,一名“门外汉”要至少沉浸7年才能学到全套的手艺。可惜,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吃苦,肯静心去学习这门手艺了。

“这门手艺在我们家里能保留150多年,因为我们就讲求一个质量。”邵官兴老先生这样说道,“我们现在保护这门手艺非常难,一是传承人的问题,二是资金和市场的问题。”大部分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在保留高织造难度的同时,其产品的受众面也在缩小,使得技艺传承阻力重重。目前,邵师傅通过“以副养主”(定制服装、开发新的丝绸产品)的方式,使杭罗这个高端丝织品得以继续“存活”。杭罗虽然通过物联网大会、上海进口博览会、杭州G20峰会等大会与世界接轨,但是,其在国内的保护仍亟待加强,除了思想意识上的宣传外,政府和老百姓的保护行动也要落到实处。
非遗源于生活。当时代产生变更,生活发生变化,非遗也逐渐开始变得脆弱。杭罗织造技术面临的困境也是目前国家非遗保护困境的缩影。历史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既需要老一辈的热爱与坚守,也需要新血液的涌入,肩负责任、勇于承担,才能够使其发光发热,生生不息。
此次活动让成员们感受到杭罗历久弥新的魅力,也让她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需要真切关心我国独特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需要通过实干将保护行动落到实处,才能肩负起这份代代相承的责任、守护这缕代代相传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2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613班共有29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初试考试,全部“上线”,1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入学免试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澳门大学……,20人一……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疫情防控纪律,切实做到科学有效防控,提高学生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大家健康安全,帮助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校园生活。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不放……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匆匆那年行将过,又是一年毕业时。6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1教300阶举行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刘俊伟副院长与部分毕业生代表参加,交流会由党总支副书记邵先锋主持。刘俊……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花开疫散日,复学正当时。自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启动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科学安排,高度重视、严密部署,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6月3日,是学校省内非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全力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返校,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振动与智慧建造教师党支部来到山东路学生公寓门口举办“为您服务,欢迎回家”—主题党……
崔维久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了解首轮返校同学的状况,倾听同学们的诉求,引导同学们尽快适应返校后的学习与生活,5月27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院长苗吉军、党总支副书记……
张朔其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增强广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帮助首批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回归校园。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和学校统一部署,5月27日上午9:00,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
马蓉蓉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今形势下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志愿活动的开展,良好的风气才得以形成。青岛理工大学……
杜成坤、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