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为使夏布织造这项非遗技能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7月16日下午2:30,为了切身体会到这份幸福,“艺佳益”脱贫攻坚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与夏雨赛跑,跨过10公里的路程,一起来到中益乡国家级非遗夏布“壹秋堂服务工坊”,切身感受非遗艺术品的强大魅力,聆听工坊员工的非遗之路。
弘扬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如今的中益乡,四处都洋溢着温暖。传统工艺夏布助力精准扶贫的春风,为这里的贫困人群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夏布非遗传承人綦涛的带领下,志愿者们了解到了中益乡启动的夏布扶贫培训项目,该项目主要以“公司+贫困户+非遗技艺”的方式,推动广大村民居家就近就业,并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壹秋堂中益乡非遗扶贫工坊产品以夏布设计为载体,对中益乡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重组,流传千年的大美非遗,因为一代代人的新手生生不息,并在创新的设计与运用中涅磐,为脱贫攻坚带来新生机。以夏布为“媒”帮助中益乡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是事业扶贫的典范。
一丝一缕,织出千年传承
文化遗产五千年的珍藏,薪火相传每代人的责任。为弘扬非遗技艺,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中益乡还特意向村民们开设了国家级非遗夏布“壹秋堂扶贫工坊”扶贫培训班。刚踏入工坊,志愿者们就被工坊阿姨们忙碌的身影感染到,工坊一部分阿姨们正在抓紧做一批香囊,另一部分阿姨也带着“比、学、赶、帮、超”的劲头,努力学习着各式手工艺品的精巧手法。在工坊中带有本地土家族文化元素的夏布扎染、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精美产品在村民们的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憨态可掬的夏布老虎,纯手工制作的小物件琳琅满目,满满的土家民族风气息。继续往里探索,志愿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的身上,在她的身上,志愿者们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听那里的负责人说:“我们的学员年龄限制不超过60岁,年近八旬的她却坚持要参加培训,学做夏布手工艺品。”言语间似乎透露着对这位“倔脾气”奶奶的无奈,但更多的是为有这样的“传承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多样化发展文创,沉淀夏布时光
承前启后保护文化遗产,继往开来放飞和谐梦想。2019年,綦涛老师积极响应国家“文化精准扶贫”的号召,带领夏布“壹秋堂扶贫工坊”扶贫培训班在坪坝村开班,为当地留守妇女、贫困户及残疾人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夏布织造制品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继续跟踪扶持,对成绩优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学员,采取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其就地就业增收。在扶贫工坊中的村民大多为留守妇女,既有年近70岁的老奶奶,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还有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她们通过前店后厂的方式,吸引游客参观制作产品可以现场购买。这样的脱贫工坊既传承了传统非遗技术,又让老百姓在家里增收致富,可谓一举两得。银杏叶上写满了工坊村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我们的工坊办得长长久久,也希望我们的工资越来越高。””我希望我们的的工坊越来越好,我们的产品做得越来越棒。”寥寥几句话,一如那穿过千年岁月的夏布,质朴,自然,真诚。传统并不意味着淘汰,只要产品有市场,技术有人学,就会得到传承和发展。”看到村民们对夏布非遗的满腔热情,志愿者们不禁发出深切的感慨。一张张夏布慢慢成形,那泾渭分明的粗犷质地,自然纯粹,仿佛是岁月留下了的“纹理”,沉淀了时光。与百年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非遗一样,老技艺在新时代依然可以焕发新光彩,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也可以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点滴之中。
转瞬间,“艺佳益”脱贫攻坚服务团的行程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志愿者们爱的行动从未停止,时间不因他们而开始,时间也不因他们而结束。脱贫攻坚,非遗先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像初出鸟巢的鸟,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美好,更应深入了解非遗的过去、现在,关注非遗文化的未来,精准推进文化助力,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实现“保护”与“致富”的双丰收。愿志愿者们能够重新整装,为明日的志愿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谭欣欣/撰 傅阳毅/摄)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1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