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投身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志愿从心,用爱心凝聚信心

来源:我想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疫情下的志愿者 作者:杨晓会

中国网宁波7月18日电(通讯员 吴晨灿 杨晓会 杜璐璐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在校园内对疫情期间的青年志愿者进行了采访。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疫情下志愿者的工作,那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呢?

辛劳不言,直面危险

与志愿者冶静怡的访谈 通讯员 吴晨灿 摄

在采访志愿者冶静怡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冶静怡是一名大三学生,她的家在新疆,在疫情爆发后,在家人的担忧与支持下,她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行列。在与她的访谈中,她说:“在志愿活动中,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顺利的。因为疫情的原因,小区处于封闭状态,而她基本的工作就是帮助小区完成采购任务,然后将买好的菜分发给小区的住户,还帮助小区门口的门卫一起完成进出人员的登记”因为新疆时差的原因,往往也会工作到比较晚,在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活动中,也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会不理解,冲着要出门去,但大体上是可以控制的。

不仅如此,她还分享了志愿活动印象深刻的事情,在给一位老太太开慢性药的过程中,因为慢性药是要去医院开的,在疫情期间,进入医院要量体温,戴护目镜,还要带上手套,回去之后老太太觉得药不够,但是医院规定只能开那么多,虽然有点麻烦来回跑了几趟,但依然没有过多的抱怨。在帮助分派物资的时候,她会因为老爷爷老奶奶给她一颗糖,一个苹果而感到高兴。在志愿活动中,她表示志愿活动虽然感觉到辛苦,但比起社区的人员,他们才是最辛苦的那群人,自己也只是帮帮忙的那一部分人,看着疫情一天天好转自己也很高兴。最后,她希望如果大学生自己有时间有精力也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量力而行!

疫情突发,初心未改

与志愿者李依遥的访谈 通讯员 杜璐璐 摄

李依遥参加志愿活动 本人供图

在采访志愿者李依遥时,从她的口中我们知道,在疫情期间,她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社区招募志愿者时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她的主要工作是站在小区门口为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她说因为自己的父亲是负责这一区域的,自己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只要哪里缺人手,她就在哪里,一般工作都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

她告诉我们,尽管是在小区的站岗,看似简单的一个工作,却也有着难度,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外来人员,可能会有言语的冲突,甚至可能会动手,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最后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个来自于武汉的人,由于武汉封城,他回来想要进去,但得到了阻拦,也不能回到武汉,这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那个人的态度最后成了“拳脚相加”,最后惊动警察才得以解决。李依遥同学说,在此次疫情中,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那种精神。抗战一线,虽然大多是医护人员,但也有很多平凡的志愿者,他们可能是大学生,也可能是社区里的一些人,虽然普通群众很渺小,但是也可以去贡献一份力量,虽然个人力量很小,但汇聚起来就是一份很大的力量。

积极为公,大气充盈

在采访的最后,她们都表示,在活动中感悟和收获了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走到实践中去,去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充实自己。

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心情就是随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离不开医护人员、政府、社会公共的共同努力。这次疫情可能会成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事件,在这样的转折点中,许多人,许多故事,逝去的生命都值得被记下,即使疫情平息,病毒离去,生活回归正常,但是疫情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疫情背后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反思。疫情防控工作中,青年志愿者他们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却用他们的行动书写着大大的“不平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1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投身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志愿从心
中国网宁波7月18日电(通讯员吴晨灿杨晓会杜璐璐)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在校园内对疫情期间的青年志愿者进行了采访。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的…
投身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志愿从心 用爱心凝聚信心
中国网宁波7月18日电(通讯员吴晨灿杨晓会杜璐璐)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在校园内对疫情期间的青年志愿者进行了采访。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的…
泉心爱心社暑期线上夏令营授课进行中
7月13日,是泉心爱心社暑期线上夏令营授课的第一天。受疫情影响,线下授课不能正常展开,因此本次夏令营和以往不同,所有课程均以钉钉直播的方式进行。虽相隔千里,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仍丝毫未减。在开营仪式…
2020年17日下午“拒绝舌尖上的任性”实践
为了健康,请管住嘴——土木与交通学院“拒绝舌尖上的任性”实践队张鑫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2020年春节伴随着春运的“大迁徙”,从武汉一直蔓延到全国各地。都说病从口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充分的说明这…
访非遗,承华韵,西农学子在行动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是一座拥有三千年文明的古都。其拥有非遗资源项目340余项,并且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不朽成绩。2020年7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成…
梦想萌芽,爱心飞翔,浙理经管四团一队在路上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脱贫不仅仅要在基础建设、民生保障上实现摘掉“贫困帽”,也要在教育资源上实现“脱贫”,确保贫困乡镇的未来人才储备得到保障,做…
线下调研仍在继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疫情防控调查,安全知识推广”社会实践队
2020年七月16日晚八点半至九点至,我们的如期进行了腾讯会议APP的云会议活动今天是“疫情防控调查,安全知识推广”社会实践队进行活动的第四天,开展了疫情防控调研采访的线下活动,由各队员进行外出调研。早上…
向奋斗在一线的抗洪救灾同志致敬-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
洪水肆虐,天灾无情人间有爱。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发生涝洪灾难,抗洪救灾现场又有一群“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为表达对抗洪救灾同志的敬意和感谢。7月17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关爱留…
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
关爱助成长,留守不孤单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队 在行动
习总书记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制和措施,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留守儿童的身心愉悦、安全健康、成长成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关切。7月17号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