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下午4点,下了一天的小雨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趋势,但连绵的细雨依旧浇不灭“助力脱贫,奔向小康”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下乡助力脱贫的热情。
熊先生一家是建档立卡户,这两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熊先生家通过帮扶人员技能培训继而就业、渔网编织等,不仅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全家人还因此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这次实践队员走访了刘大庄村刚脱贫不久的熊先生家,到达熊先生家中时,熊先生因为在政府帮扶人员推荐的就业岗位上工作,所以不在家,家中只有熊先生的妻子高女士和两个正处于大学教育阶段的子女。
通过实践的队员与高女士的交谈中了解到,2018年以前,熊先生与高女士夫妻两人外出务工,靠着辛苦的劳动换取微薄的薪水,但是这样平静安稳的日子不长,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使夫妻失业,不得不回到家中种植一亩三分地,家中的孩子还在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一家人加入了新农合,看病报销有了保障,两个孩子也得到了教育扶贫支持,家庭负担减轻不少。2018年,商水县政府结合熊先生家中的实际情况,鼓励动员他参加技能培训并在政府帮扶人员推荐的就业岗位上工作,并且培养高女士渔网编织技术,使得高女士在家中种植照顾农作物的同时在家利用空余时间编织渔网。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政府在村中专门建立的有一个渔网收买窗口,由政府联络售卖渠道,各户家中照顾小孩或老人的妇女都可以在家利用空余时间编织渔网进行售卖,一个渔网能卖到5元钱,一位妇女在家一天平均编织8个渔网,合计下来每天能有40元钱的收入,一个年下来仅巧媳妇在家渔网编织就有大约15000元的可观收入。熊先生一家自2018年失业回家后,在政府的帮扶下2019年纯收入40204元,人均纯收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经过一下午在熊先生家中的交谈,实践队员不仅跟着高女士学习了编织渔网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深入的了解了之前是贫困户百姓们的生活在政府的帮扶下奔向了小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7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