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家乡变化,细数改革硕果——山东昌邑发展回眸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 作者:赵晓龙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公路的修建养护逐步由民工建勤转变为专业施工队伍。十年里,昌邑境内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路面,有70多公里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烟潍公路,这是昌邑境内第一条沥青路面全过程采用机械拌和运输、机械摊铺碾压施工的公路。为了和改建后的烟潍公路标准相适应,1983年1月在原漫水桥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新潍河大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我们组员赵子铭的老家山东昌邑,我们组采取线上为主网络资料调查的方式,深入探究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山东昌邑发展历程,也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建国之前,昌邑的公路事业一直停滞不前。上世纪五十年代,昌邑县烟潍公路潍河低水位漫水桥西端按原桥宽接长18孔木桥,长度100米。同时对烟潍公路进行路面铺筑改造,境内30公里全部铺筑了宽3.5米,厚12厘米的简易碎石路面,建成通车后,烟潍公路成了昌邑乃至昌潍专区范围内第一条有路面的公路。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七十年代末,公路事业与其它行业一样,都是在风雨中发展,在拼搏中前进。

烟潍路潍河中水位漫水桥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公路的修建养护逐步由民工建勤转变为专业施工队伍。十年里,昌邑境内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路面,有70多公里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烟潍公路,这是昌邑境内第一条沥青路面全过程采用机械拌和运输、机械摊铺碾压施工的公路。为了和改建后的烟潍公路标准相适应,1983年1月在原漫水桥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新潍河大桥。

1991——2000年是改革开放各项大政方针基本落地发力,跨世纪发展的十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昌邑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速公路 从无到有。先后新建两条高速公路,境内总长36.3公里。济南到青岛(济青)高速公路,是昌邑乃至山东省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属国内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

济青高速饮马入口

在公路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昌邑县区的建筑与设施都在逐步趋于完善,值得一提的是贸易市场的增多。

八十年代初,个体工商户得以走到前台合法经营,仅1982年,昌邑县就登记发证个体工商户1876户,理发、裁缝、电器维修、布匹食品批发等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繁荣了集市贸易。鉴于个体工商业的兴起,昌邑县首座个体商户市场——西关街市场(西关大棚)于1986年建成启用。

人们在西关大棚里,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时装鞋帽,还有种类繁多的化妆品和首饰,以及青少年喜欢的电子表、随身听、俄罗斯方块游戏机等新潮电子产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昌邑迈入现代化购物商场时代,佳乐家、全福元、中百等现代化超市或商场纷纷入驻昌邑城区。人们的娱乐更加多元化,幸福感也大为提升。

不只城区,山东昌邑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六、七十年代,昌邑农村的房舍还多是土搭墙、草坯屋、木窗棂。老一辈的人说,那时的冬季,少有家庭舍得用煤取暖,条件好的家庭也就是弄点煤球或蜂窝煤用以做饭。每到冬季,就是靠三顿饭功夫,用锅底的柴火烧热炕洞取暖。老人和小孩多会偎在炕头上,守着一个小炕桌,老人忙活针线,小孩则会嚷着让大人讲皮胡子精之类的民间故事……

七十年代昌邑民居

进入现代,村子里农家院落的栅栏变少了,多数人家都盖起了漂亮的院落大门,还有整齐的白砖墙,经济条件好的村子还盖起了农家别墅。铝合金门窗、渐代替了木窗棂,成了农家房屋的标配。玻璃窗的御寒能力比纸糊的窗户就好多了,房间里也更明亮。

昌邑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昌邑全社会前进的历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改革开放的硕果满怀自豪,对比以前的城市规模,才能更加清晰祖国的强盛与未来的无限美好。对自身而言也将更将自律,增强我与祖国的联系,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奋斗,努力为新中国驶向新纪元、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黔豫鲁实践队赵晓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8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健康锻炼 注意安全
健康锻炼注意安全7月16日,是许昌学院“锻炼在身健康随行”宣讲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虽然是最后一天,但今天的任务仍然完成得很好。上午,队长组织进行了会议,对社会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今天的实…
学习浙西南革命精神,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王村口镇,以创建省级红色旅游风情小镇和全国红色旅游示范镇为契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深度挖掘“红、古、绿”三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古镇文化和生态产品的价…
浙江理工大学五团十三队社会实践第五天
2020年7月16日,今天是暑期实践的第五天,今天我们的时间地点还是在王村口镇进行采访,但是采访对象有了变化。今天我们采访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党委委员——林辉和干部培训学校校长对于王村口景区开…
借鉴日本垃圾分类制度,构建美丽生态环保中国
日本经过长年累月的宣传教育和强有力的监督措施,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有效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将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纳入教育的基本课程内容,学生自入学的第一天就会接受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不仅是学…
“红、古、绿”资源价值实现,助力王村口镇发展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王村口镇,以创建省级红色旅游风情小镇和全国红色旅游示范镇为契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深度挖掘“红、古、绿”三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古镇文化和生态产品的价…
“系脱贫,助小康”住龙镇实践:“红绿”融合发展的典范
为进一步了解地方脱贫攻坚政策,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情系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赴浙西南红色小镇——龙泉市住龙镇开展“植根历史,绿色发展”调研活动。胜迹留芳几度春,群山…
品览纪录片,寻觅古村情
——古村的遗响线上实践组实践日程记录今天是古村的遗响实践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二天。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原因,开展线上研究的四位小组成员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但即便如此,她们依旧全身心地…
请放下手机,爱需要彼此交流
本网讯(通讯员:覃春丽),2020年7月16日是“心心相惜”社会实践队活动进行的第6天,由于疫情影响,本实践队的活动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调查,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疫情期间孩子与父母之间…
世界的茶文化
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八队前往杭州市西湖区翁家山茶叶博物馆深入了解茶叶的历史起源和各国的茶具、茶艺。那天下着小雨,人比较少,我们沿着阶梯向上前行,道路两旁种着不同的植株,雨中慢行…
悠悠古琴,漫漫茶香
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八队前往杭州市西湖区翁家山茶叶博物馆深入了解茶叶的历史起源和各国的茶具、茶艺。雨天人比较少,茶博物馆更显的安静而迷人,台阶蛮多的。大门窄小导致我们觉得就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