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团赴乌镇进行农业文化遗址调研
7月3日,讲好“地图故事”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乌镇谭家湾文化遗址进行参观考察。
上午9点左右,实践团成员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纪浩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社会实践团成员合影。李伃 摄
本是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然而天公不作美刚到公园太阳便高高挂起,气温也逐渐升高。即使在烈日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在凤岐茶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带我们参观了室外水稻种植和室内大棚种植园。
在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通过布满各类传感器及物联网设备,可基本实现对各个大棚设备、灌溉设备等农业设施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化调节温度、湿度、养分等生产环境,对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图为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文谭家湾文化遗址。樊珂莹 摄
另外,还可实现农作物生长相关的重要环境信息的采集,包括: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含水率等数据,构建多品种多种类的农作物成长数据库,以打造数字化高品质农作物种植模型,为优良品种及高效益品种的全国化种植,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经验支撑。农民只需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便可以查看农作物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对策,在家就能“坐享其成”,更有效地种植更多作物,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利润。
图为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社会实践团成员在室内大棚里收获果实。 樊珂莹 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并没有高温天气的影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与,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更体现了农林人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70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