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一直是大众传播的核心。电视的解说词是视听媒介的重要部分,从编写到与画面的匹配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电视解说词的特征、作用、与画面的匹配以及注意事项展开,简要探讨当下电视的解说词艺术。
电视作为视听媒介,除了画面的构图、剪辑,解说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解说词是对画面的解析与补充,对观众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一档电视节目或电视专题,解说词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视节目的成功度。一个好的解说词,可以对画面起到升华的效果,直抵人心。也正因如此,电视解说词是与画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非独立体。
一、解说词的概念与特征
电视解说词即口头解释说明的词,俗称“口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在电视视听媒介中,画面是视觉媒介,而解说词就是听觉媒介。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人的描述、叙说,利用修辞来达到感染受众的作用
解说词本身的特征有三个:首先是非独立性。解说词必须依靠电视画面而存在,单独分离后是很难成为一种文学的,这是在电视媒介上的一种特殊文体。其次,解说词的对象是观众。最后,解说词与电视一样具有易逝性。
由于解说词在写作中也长期形成了一种模式,一般来说,解说词的写作有以下的特征。
1.通俗质朴。
要考虑到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受众是面向普通群众的。如果解说词是学术化的语言,那么就对受众的门槛拉高了。以此来看,听解说词不如直接看书。因此,解说词作为对画面的解释与补充,一般来说都比较通俗易懂。这要求文字工作者要充分学习群众语言,用扎实的文字功底把晦涩难懂的语言进行锤炼加工,使受众喜闻乐见。
在一些地方台的报道中,还会使用地方语言来接近观众,这使得一些文化水平低的老人也可以接收信息。如广东卫视的民生直播室,由于接近民生的报道,则一律采用了粤语。
因此,电视解说词要用朴素的语言,具体可感而不夸张,形象生动而非辞藻堆砌。因为电视新闻或节目具有瞬间性与易逝性,所以解说词必须要有所重点突出,不得拐弯抹角,导致受众接受率下降,让观众费解。
2.形象生动。
在电视新闻中,经常会出现大量数字、成果报道、经济报道,这些在可视化处理后,依然很难在受众心中形成一个概念,影响了表达效果。因此,解说词在此时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解说词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方式建立一个参照系进行解说,从而将大量的数据化繁为简,令受众容易消化吸收。
如《超级工程》在港珠澳大桥的报道中写道:“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数据转化为实际驾车的时间,实现了形象具体的效果。
不仅是数据,在历史年代的报道中也同样适用。如果解说词出现了某个历史年代,就可以将其与当时的著名历史人物相联系。如;提到宣统五年,则可以补充说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代。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加深电视观众的理解记忆,但又不刻意。
3.顺口悦耳。
在电视节目播出中,画面与解说词常常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考虑受众在即时的接收中,能否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因此,电视解说词要考虑受众的听觉因素。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写作中要节奏明快、感染力强,达到和谐的听觉感受,调动受众的兴趣。
在新闻工作者的经验中提出,解说词的写作要少用单音节词,如“曾”“虽”“却”,要多用双音节词,如“曾经”“虽然”“但是”。在优秀的电视解说词写作中,解说词往往还是短句且押韵的,这就达到了声韵的协调,体现出诗词一般的音律美。
不过,具体来看,在不同的电视节目中,解说词的特征要素也有所不同。电视的节目一般分为新闻类、文艺类、教育类、娱乐类、体育类、服务类等。而解说词一般出现在新闻类、体育类以及文艺类中的纪录片等,达到对画面的补充。新闻类一般比较注重通俗易懂、生动准确,而文艺类更注重生动形象、抒情达意。
二、解说词的作用
一部完整的电视专题片包含着声音、画面、字幕等多重元素,电视解说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屏幕文体,它与画面语言相融合,形成一种反映社会、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语言形态。当电视画面语言所构成的视觉形象难以表达,或不便于表达其思想感情时,这种有声语言帮助观众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电视的解说词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1.补充说明作用。在单一的电视画面中,画面并非可以准确传达信息,解说词则作为辅助来表达信息。它体现在对新闻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总体环境上、体现在人物关系和事件各方面的联系上。由于记者对画面的剪辑常常是无序的,解说词需要把画面的多重指向转化为有序的引导和说明。通过解说词的辅助,从而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对受众进行有效的引导。
2.串联衔接作用。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并非独立存在的,它是配合画面、同期声、字母、音乐音响和现场声等电视元素形成的综合性电视语言。在时间、空间的限制中,电视的画面因为剪辑,无法再现完整的事件发生过程。因此,解说词在其中除了补充说明,还起到串联衔接的作用,将无序的画面转化为有序的连接,达到画面的转接流畅,从而找到一个内在逻辑来服务主题。
3.烘托气氛,深化主题。在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一些专题片、纪录片中,在接近高潮或尾声时,解说词会呈现出一种浓缩的内容与情感。记者在写作中需要加强解说词的表现力,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画面中寓意最深、最感人肺腑的细节,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画面再次升华,诱发观众的情绪释放,从而深化主题。如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华》第一季“轻重”的结尾:“轻莹剔透的皂荚子,寄托了贫困山村的厚望;身轻如燕的木蝴蝶,是老人晚年生活的童心;实验室里熠熠生辉的自然铜,是老矿工对儿子深沉的爱;而年轻的制香人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接过药香的重担。草木虽轻,却承情义之重,这是中华本草疗愈人生的力量。”
三、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适应
一般来说,电视解说词需要为“看”而写、为“听”而写、为节目而写。因此,首先需要为“看”而写,即为眼睛而写。解说词需要与画面相适应,遵循视觉逻辑,声画对位(根据新闻的整体构思、布局结构、画面内容进行写作)。
通常情况下,镜头具有不完整性,信息的传递需要多个镜头的组接拉完成,解说词就需要做到对画面的内涵与外延,不仅解释画面,还要补充画面之外但相关的信息。但要注意的是,画面的内容不能似是而非,解说词需要努力用文笔描绘画面事件,准确的传达信息。
另一方面,解说词对画面的串联衔接至关重要。由于电视剪辑常常是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解说词就需要与剪辑手法相匹配,将内在的逻辑展现出来,引导观众的理解吸收。如《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时代之问》中,写道:
“有人曾盛赞: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
3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近极限。”这样从画面找到了切入点,对改革开放进行综述,又自然地带到了现实的具体问题上,回到画面。
综上所述,在电视艺术中,画面是首要的,因此电视编导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画面来讲故事。这要求镜头本身要有足够的表现力,通过镜头画面实现叙事,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但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也并非可以一概省略,如果电视工作者在写作中通过特性与作用来把握写作技巧,那么解说词将给电视节目锦上添花。无论电视媒介将发展到什么阶段,解说词仍是观众与电视主题对接的“好把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4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