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悬疑片”——《走近科学》
文/黄铖
在绝大多数80后、90后的记忆中,有一档“神奇”的科学栏目——《走近科学》。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原因就在于其节目风格一反央视严肃认真的态度,而故意营造一种恐怖、黑暗、阴森的气氛将一件平凡小事讲得极为夸张荒谬。就在今年9月30日,陪伴了大家20年的《走近科学》节目迎来了最后一期,一时间人们感慨万千。
再见了,《走近科学》
某地某时出了一件怪事,原因何在?例如:在河北的一个农村里,出了一起“UFO悬案”,当事人是一位地道的农民,1977年他连续三次神秘失踪,一夜之间腾飞至一千多公里外的南京和上海,多年来这段经历一直与UFO挂钩。《走近科学》节目组的记者走访怪事发源地,四处采访七大姑八大姨,就连老得说不出话,只能靠手比划的老爷爷也有可能被记者采访。在了解了事情发生的起因及人物背景之后,又再咨询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科等专家,搞得可谓是一场大阵仗,最后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原来,这一切都是当事人的幻觉,从家里失踪则是因为梦游。《走近科学》的节目风格就是如此:采用背景恐怖悬疑的配乐,再加上主持人张腾岳老师迷幻的语气,3分钟内直接把气氛烘托到高潮,然而,在高潮起伏不断的时候,真正的原因却总让人啼笑皆非。然而节目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原来,村子半夜可怕的叫声,是一个胖子在打呼噜:原来,峨眉古寺屋顶不见落叶,是因为此地风大,吹跑了;原来,老屋怪影是小孔成像;原来,男子之所以能够吸血,是因为他牙龈出血。
在节目一波三折之后,呈现出的真相却是平平淡淡的寻常事,这让许多观众不禁抱怨道:“这就是调查了那么久的真相啊?这节目当我们是傻子吗!”然而,就是这个“神奇”的科学节目,在9月30日停播之后,居然许多“黑粉”在微博上开始怀念起它来。“黑粉”们这样说:“虽然它有鬼片一样的开头,脑残片一般的结局,但还是止不住地好看,它的存在承载了太多年少的回忆。”曾经遭集体群嘲的《走近科学》,如今却被全网怀念,《走近科学》栏目承载的不仅仅是科学,更多的是80后、90后对少年记忆的怀念。
其实,《走近科学》栏目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播出21年,节目受到数不清的质疑与嘲讽,也曾经历过收视率极低的惨况,节目组分别在01年和03年两次改版只为更能吸引观众兴趣符合大众口味。
节目名为《走近科学》而并非“走进科学”, 1998年节目创办的初衷便是:用科学去破除迷信,让千千万万科学素养较为低下的人了解科学的存在与价值。主持人张腾岳在一次采访中回忆,2001年至2003年间,节目都是硬核式的“真科学”,还曾请到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台,让他们为大众讲解科学现象。但是在《走近科学》栏目的受众中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许多观众并无法理解高深莫测的科学道理,最终节目收视率一度接近于0。反倒是从2004年开始采用的“走近伪科学”方式,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焦点、热点、疑点、难点及新现象,并给予科学上的解释,这才让这档节目获得了国民性,收视率得以上升。
“移情”科学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作为为数不多的将科技发展写入宪法的国家,我国要求尽力破除封建,解放群众思想。1998年6月1日正式开播的《走近科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诞生的。从开播到2001年期间,节目都采取三段式分栏目:《科学·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科学·关注》聚焦近期科学大事,《科学·人物》专注科技人物,活脱脱的“科学界新闻联播”。
节目首次改版是2001年,首次打破了三段式分栏目的僵化格局,提出了一集只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然而由于其叙述的四平八稳,收视率也并未得到质的提升。于是《走近科学》在2004年再次进行改版,主推故事化叙事,其定位是“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分析”。此次改版后的《走近科学》将大家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怪异”现象制作成让人津津乐道的各种悬疑推理故事,以平民视角切入,用科学知识解读,利用惊悚悬疑的节目效果使得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心迅速增加,吸引了受众的关注。
在微博上不难看到有这样的评论:“要不是每次节目都让我们把心提到嗓子眼儿就戛然而止,总是给我们留下悬疑和不解的感觉,让人还想继续看下去。”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心态这本质上和现代传播心理学中的“移情效应”相关联。
“移情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传播中的移情用于传播的交互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or Lipps)认为,通过移情,人们之间才能出现互相理解并随之做出相应反应。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基于“人际关系”的概念,指出移情并不是独立的行为,它其实是主体对他人的理解、认知与经验共享。中国的心理学者朱智贤对移情的中国的心理学者朱智贤一言蔽之“移情”的概念:“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
移情效应是一种知觉的泛化,是由对象泛化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上,走近科学》观众会发出“还想继续看”的想法,正是因为惊悚悬疑的风格更能够勾起观众的兴趣,观众们乐意观看这种类型的节目,所以当观众发现《走近科学》已然变成一部充满刺激、悬疑、紧张的“惊悚片”时,才会更愿意观看节目,这便是典型的“移情效应”。
然而,过度依靠观众的“移情效应”来达到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目的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病。《走近科学》打着科学的幌子演绎着人为闹剧,就像每次节目组在大费周章地走遍各地探寻“怪异事件”的原因之后,事情的真相总是让人大跌眼镜,随之而来的便是观众们的阵阵吐槽。节目近年来越来越低的收视率和网友们的不断吐槽共同证明着,过度地夸张节目诡异风格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首一看,98年节目开办的初衷,便是破除封建迷信。过去,由于传播介质的受限,多数科普内容都定位于中高端人士,只有非常少数涉及乡间用户,《走近科学》就为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的人们设计,主要面对的受众群体正是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科技素养低下的乡间用户。针对受众认为的灵异事件,节目采取故事性叙事来充分吸引观众兴趣,最后给出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结尾,其主要目的也就是想告诉受众,他们自以为灵异的事件,不过是一场误会。
难以逃脱的淘汰命运
《走近科学》的主持人张腾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由于节目所采用的特殊风格,节目播出期间质疑声便从不间断。事实上,正是因为屡遭质疑,再加上下沉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近两年《走近科学》栏目也做出了相应的改版。”从“恐怖”主题风格逐渐过渡到科教风格,节目以科教的方式向大家普及科学,例如:生物废渣变能源、神奇的液态金属、科学发酵制色素等。
其实《走近科学》的停播也给科教类节目打了一支预防针。打开电视,关于科技的节目比比皆是。湖南卫视《我是未来》、央视一套的《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央视二套的《未来架构师》,加上在近期开播的央视一套《机智过人》,将观众的眼光聚焦到以往感觉高大上的科学家身上,通过展示、科普,让看似枯燥的科学变得有趣。然而,也有节目为吸引观众注意,故意采用伪科学(指已经被实践或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来向观众传达虚假信息的方式,正如:“震惊!紫菜是塑料做的。”这类伪科学信息。
不仅科技类节目有这种现象出现,微信朋友圈中类似于“鸡蛋是人造蛋。”“化疗不仅会杀死癌细胞,还会杀死正常细胞。”这种伪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媒体节目、微信公众号、微博文章等作为给公众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所报道的科学内容秉承属实原则,这是基本的要求。人民网曾发表一篇文章《基于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维护的思考》,文章提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真实性的实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所有的新闻从业者及全社会共同来维护。
“中国人自古善用故事形式载以道义和真理。”制片人张国飞在一次采访中指出。《走近科学》利用故事形式呈现节目,却仍难逃被淘汰命运。据凤凰网有关报道,目前,《走近科学》栏目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筹备一档全新的科学节目。此类科学节目如何才能做到客观真实并且让观众感受到价值,栏目组表示:“我们会在《走近科学》的基础上吸取教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3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