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到12月20日,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糜人鹿地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盐城市大丰区糜鹿保护区进行对麋鹿的保护与对湿地保护的调研。
麋鹿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经队员们的调查,现糜鹿保护区里麋鹿种群已经达到5016头,超过世界总数的50%。麋鹿主要以禾本科,苔类以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由此,麋鹿种群的所需的消耗可想而知,其中湿地资源也不在少数,那么如何保持湿地资源与糜鹿资源的平衡发展,引发了队员们的深思。
因为现在正是冬季,放眼望去,所有的湿地都呈枯黄色,在其中,队员们发现,最引人注目的是湿地上摆放的一个个轮胎,每个轮胎的距离在5米左右,经工作人员介绍轮胎里面放的是一些麋鹿饲料中一种植物的种子,为了防止麋鹿的踩踏破坏种子,采取了这种措施。这便也是一种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

除此之外,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自然恢复方法也是湿地保护方法之一。通常自然恢复方法的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能够稳定获取的健康的水源、最大限度地接近湿地动植物种源地。由此队员们还意识到两点:第一,环境污染对湿地的破坏极大,有关部门应严格把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缓解湿地水体污染。第二,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它们是大型草食动物,起着次级生产者的作用。因此设立自然保护区饲养麋鹿,让其回归自然对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与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队员们参观了保护区内的一个自然遗产展示中心,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麋鹿和湿地发展历史变迁,知道了更多的湿地动物如绿头鸭,黑颈鹤,斑头雁等。这些动物的繁衍与麋鹿一样与湿地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我们更能从博物馆内的大屏投放看到盐城政府为湿地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国家对此的做出的法律措施。之后,队员们也一定会更加深入了解麋鹿及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为环境保护尽微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