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曾踏及黄尘飞扬的那片土地,未曾在尖石丘砾上留下足迹,我不会知道贫困是那样真实,生存是如此困难,“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一个活字让孩子们日夜兼程为学业和生计奔波、让孤寡老人拖着病躯下田耕种,在这个柚香飘荡的小城,麻雀游荡在昆虫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而贫苦交织的他们,能做的只有活下去。
2020年是国家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的关键年和收官年,为贯彻党在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思想,彰显大工青年心系基层、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容县柚约”团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先后奔赴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容县农业局、重点扶贫村流冲村进行容县“沙田柚产业扶贫模式”的发展调研,了解基层精准扶贫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2020年1月12日,“容县柚约”团队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拜访马骥教授。马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市场与政策、农户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在马教授的热情接待以后,同学们与马教授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马教授平易近人地引入话题,大家也褪下开始的生涩,纷纷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为什么可持续扶贫难以推进,多数都只是昙花一现;容县“沙田柚扶贫模式”是否可复制?马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对于扶贫的长期发展,我们要着眼大局,注意打造地方品牌,实现产业化标准,从而形成地理标志型产品,向外推销地区文化。
1月14日,在告别农大与马教授后,“容县柚约”团队来到第二站——广西容县。来到容县农业局,沙田柚种植项目部的黄主任与团队进行了对接,在相互介绍了解之后大家就容县扶贫模式、沙田柚的产销路径、沙田柚产业与精准扶贫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黄主任也与我们分享了相关的数据,如市场比重、种植规模、种植风险等,黄主任还说,目前容县乃至两广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沙田柚都处于供不应求阶段,不会出现滞销问题,也很少会销售到北方;也正因如此,拥有资源进行沙田柚种植的农户都已解决贫困问题,要想利用沙田柚脱贫,当前首要改善贫困户缺少土地资源的现状。黄主任的回答掷地有声,大家洗耳恭听,受益匪浅。
1月15日,在农业局的推荐下,“容县柚约”团队来到第三站——容县流冲村,流冲村第一书记周长胜与邻村的周村长与我们进行了座谈。周长胜,山东聊城人,入伍后随军来到南方军区驻扎,退伍后在地方机关担任职务,后到流冲村担任第一书记。周书记声泪俱下地讲述着扶贫的艰辛,周村长也不断补充着贫困户所承受的苦难,我们听了以后感到惋惜与痛心,同时对“扶贫”有了更深的理解。
16日一早,同学们在容县流冲村第一书记周长胜的带领下,来到了与流冲村委精准扶贫项目对接的社会组织——容县爱心之家协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那些家境偏远难以涉足的扶贫特困户的具体情况、解决对策与实施进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飞飞姐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在协会的爱心墙上,记满了协会建立三年以来为乡村扶贫所倾注的心血与汗水,飞飞姐向我们一一介绍了照片中贫困户的艰苦条件以及爱心人士的热血心肠,大家得到了对乡贫最直观的感受,也感叹爱心之家协会能将企业家、慈善家、乃至大众与远山深川中的留守儿童、残疾家庭等特困户联系在一起的巨大勇气和能力。协会的另一位创始人林哥向大家道出了扶贫的辛酸与困难,社会大多数人的冷嘲热讽、特困户无法逆转的生理或心理缺陷、公益行为的可持续性都是诸如他这样的公益者需要面临的考验。林哥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与想法,通过自己所专的IT行业相关技术在近年内构筑一个扶贫产品物流销售一体化平台,以“授人以渔”“辅助交通”的方法去指导特困户逐步摘帽。同学们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参与其中。
最后,我们决定加入容县爱心之家协会,献出了自己的小小爱心,成为公益榜单上的一员。
扶贫之路,道阻且长,“容县柚约”团队的实践活动自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旅程的终点,我们走完的只是聚焦三农、心系扶贫的初途,前方山川纵横交错,垒土之中翘盼的目光未止,为了生计踏遍碎石的双脚还在滴血。扶贫道阻且长,愿执吾心,披风斩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8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