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石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调查
秦素怡(生命科学学院19D03班)
【摘 要】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称谓,有时也称“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传承:更替继承,传递,接续。指继承并延续下去。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先传了再承,和继承相区别,有承上启下的意思。
【关键词】黄石 大学生 传统文化 传承意识
一、前 言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视野的原因外,还有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姜义华先生分之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这种分法比较新颖,所以着重介绍一下。所谓的规范性文化,姜先生认为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法,阴阳,纵横,玄,外来文化等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是中国小农社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与此相应的,则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种种关系,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除去这两种文化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规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等俗文化代表作。其四,从社会功用上,分为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其五,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上,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其六,从经济形态方面,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度—高深莫测。
关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倒是看到一篇资料也没有找到作者信息,仅与大家分享“首先,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样的文化,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样,它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这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时,要对传统文化的这两个层面进行区分,搞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载体,不至于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就仅仅想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戏曲,恢复传统节日等等,而忽视了我们传统的自然观、天人观、伦理价值观等等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反之亦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之“体”,更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首先明确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指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把握的基础上,对那些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发掘、阐发,使它们进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化为我们精神的血脉,指导我们的实践生活;对那些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整理、保护,使它们得以延续和传承,使当下的人们拥有进入传统的现实渠道和方式。
第二,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考虑为什么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者说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仅仅是为了传统延续而传承传统文化,还是为了解决当今中国甚至人类世界中存在的问题而传承传统文化?为了传统延续而传承传统文化固然必要,但传承优秀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参与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为解决现实中的中国乃至人类世界的问题提供启示,而不是让它进入历史博物馆供人瞻仰,告诉后人我们曾经拥有这些东西。传统要成为活的传统,它必须与当下生活中的问题发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中国的现实,分析当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据文化建设的方向,来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精神理念,能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启发和思路。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生态环境危机,精神心理疾患,道德滑坡,贫富加剧等等。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这些问题,我们的党先后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考虑能否为解决或改善现实中的这些问题,能否促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启发和思路。当然,研究中国当下的“现实”,不仅指研究当下的生活世界的现实,还指研究当今中国的文化现状的现实,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当今的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更好地判断我们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另外,关注文化现状的现实,也包括关注当下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在文化开发、文化保护、文化园区建设和文学经典改编中出现的一些失误等。对于这些文化现实的关注,可以避免在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继续走一些弯路。
第三,在搞清楚了要传承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后,面临的一个最现实、最艰巨的任务也就是怎样传承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有很多,具体要采取哪一种途径,应依据要传承的主要是哪一层面的传统文化而定。我们前面提到,传统文化存在两个层面:即精神理念层面和形式载体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理念的传承来说,系统的教育应是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这里的教育既指由国家和政府主办的各个水平层级上的国民教育,也指受国家教育部门主管的担当着基础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国家和政府主办的教育。无论是国家和政府办的,还是私人团体或个人办的这类教育,他们都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履行这一教育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
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并不是赤裸裸地存在的,它存在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文化遗存、传统艺术、传统技能、传统节日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文化形式或文化载体之中。我们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自然也不能凭空进行传承,而是要借助各种文化形式。虽然各种传统的文化形式都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但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的显现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在文化典籍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理念无疑是更加直接、更加明显的,因此在中小学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可根据中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文学、文化的经典名篇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小学的《传统文化》课本那样主要以介绍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之类的传统文化形式为主。学生对于形式载体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对各种文化遗存、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则可以通过课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实践来进行。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接近传统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须有可被接近的“实在”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
最后,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陈出新,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时代的以生态和谐和审美生存为指向的生态审美文化。而要进行文化创新,则不能仅仅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化。它需要我们站在中国当下现实的基点上,从中国问题出发,既要批判继承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批判地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相信,在以“自然”为根本,以混沌“中和”为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着代表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能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良性作用的文化基因,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滑入对民族文化的自炫,陷入抛弃他者视角、无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危险。”
而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对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相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比较淡薄。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在于它的文化,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需要有较高的传承意识,因此我们有了这一次的关于黄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不仅让大家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高低,还敲响了大学生心中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警钟。
二、对黄石市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让大家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高低,敲响大学生心中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警钟,促进黄石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在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部分的不足,从而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黄石市当地大学即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在读学生。本次调查的对象覆盖了黄石当地三所大学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类型、不同性别的学生,尽量扩大调查范围,以获得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的调查结果。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大家的讨论下和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明确了调查的方向和调查的方法。团队成员经过查阅资料、开会讨论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以对传统文化在了解程度和传承意愿为主要内容。问卷由17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组成。再确定问卷内容后,大家于一月二日发放问卷。
三、调查过程
2019年12月22日下午5点50,生命科学学院薪火相传实践队全体人员在生科院8j21开展了第一次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实践队部长王静以及薪火相传实践队全体人员,本次会议由队长刘心越主持。会议开始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对队员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队长介绍了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事宜,并且由学生会宣传部薛梦涵主要介绍动态、通讯稿的写作要求以及拍照宣传的具体要求。实践队部长王静也强调了寒调的纪律问题,也愿大家严格执行。最后队长刘心越布置了实践活动前的准备任务,致此结束了本次会议。
2019年12月29日下午4 点30,生命科学学院薪火相传实践队全体成员在生科院8J11开展了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秘书部组长冯航主持会议开始由队长刘心越强调了本次寒调的注意事项;接着,组织部组长徐栋栋指明了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方向,并展示了此次调查问卷的初稿。紧接着,实践队队员对于问卷题目的设计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大家针对本次调查问卷所存在的问题讨论出了解决办法。会议最后,副队长方一帆介绍了本次发放问卷的时间和具体路线。
2019年1月2日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薪火相传实践队展开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的问卷调查活动。早上8点40分,全体成员在凤凰超市集合,领取调查问卷,并按照预定分组计划开始进行问卷调查。三支队伍的调查范围几乎覆盖了从东二门到正大门的所有区域。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每名队员都能克服严寒,尽力完成任务,并在结束时于正大门拍摄了合影。 11点全体成员在湖北理工学院大门口举院旗进行了纪念合照。然后组织部,秘书部和宣传部分别在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对大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历时1个小时左右,全体成员完成此次问卷调查任务。最后,大家稍作休息,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下午2点,薪火相传实践队全体队员乘车来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此次发放问卷同样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发放问卷的地点主要在食堂、宿舍群和教学楼。虽然,在发放过程中遭到了拒绝,但大家仍高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收尾过程中,大家将填写好的问卷交给秘书部的成员,在拍摄合影后,实践队队员也回到了学校。
每名队员在分得试卷后,进入问卷星网站进行信息录入。队员们一手指着问卷上的题目,另一只手在手机的相应题目上飞快点击滑动。一时,全场只有问卷的翻动声和语音录入的声音。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J大家终于将六百多份问卷结果全部录入完毕。
四、调查结果
图一:性别
性别
男
女
比例
34.19%
65.81%
图二:年级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比例
32.9%%
30.48%
26.45%
9.35%
0.81%
图三:专业
专业
理工类
文史类
艺术类
比例
54.68%
35%
10.32%
图四: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图五:对哪方面传统文化感兴趣
图六: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
图七: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图八:会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吗
图九:会如何过传统节日
图十、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是否会参与
图十一、传统节日没有西方节日热度高的原因
图十二、多久没有阅读过中国经典书籍
图十三、传承意识不强的原因
图十四、传承文化的动力
五、建 议
(一) 要加大传统优秀文化的普及。比如,在机关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编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教材;在学校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在企业要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商户”等评选活动;要通过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弘扬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推进社区、农村和家庭建设。要突出抓示范。通过好人好事的评选和推广,用榜样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
(二)要加大文化、文明工作的创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文明行为大教育、大劝导、大实践、大提升活动,突出细节文明建设,从身边一点一滴抓起,从一个一个具体的不良行为改起,教育引导人们在卫生习惯、交往礼节、礼貌用语、守时守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践行文明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政府要重视,比如,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地方文化发展。宣传部门、文化部门要加强指导支持,联合战略策划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策划方案。要从能干的事情做起,尽快启动一批先导性、基础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同时还要在推动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上选好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好融合发展文章。
(四)要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社团等要引导群众增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安全意识,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文化街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研究传承基地和相关博物馆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五)要创新保护方式。比如与旅游、与网络“+”相结合,让文化释放更大的能量。
(六)中央领导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
六、结 语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发现黄石市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并不强,仍然需要政府、学校、个人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增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而这次活动也很好的,敲响了大学生们心中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要继续加强的这一警钟。而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首先,我们需要从自身了解到传统文化化传承的重要性,要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及自觉性,而意识自觉性如何培养?那咋要从一开始就让大家了解到传承传统文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政府也应该从中出力,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也不只是那些传承传统文化工作者的责任,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有很多,具体要采取哪一种途径,应依据要传承的主要是哪一层面的传统文化而定。传统文化存在两个层面:即精神理念层面和形式载体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理念的传承来说,系统的教育应是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这里的教育既指由国家和政府主办的各个水平层级上的国民教育,也指受国家教育部门主管的担当着基础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国家和政府主办的教育。无论是国家和政府办的,还是私人团体或个人办的这类教育,他们都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履行这一教育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审视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八、参考文献
[1]华卉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8年6期
[2]周韩 论中职语文课上传统文化的渗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6年12期
[3]蒋佳妮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神州(中旬刊)》 2012年12期
[4]曲文君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5]张健河 张艳 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学习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5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