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春风沐心恩难忘 母校探访忆往昔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黄斯妤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恩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谓“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因此,1月13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分学生组成回访队伍一同回到生源地西安,在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开展了回访母校的活动。

活动初始,回访队伍成员各自拜访了高中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成员给老师描述了毕业后自己以及同班同学目前的基本情况,加强了老师对已毕业学生的了解,掌握优秀学生动向。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回忆起高中时期老师对学生的种种帮助,队伍成员更是感受到师恩重于泰山,春风吹过虽不留痕,但依旧沐我心。

在拜访完恩师之后,回访队伍分为两组,利用班会时间以班为单位对高三备考学生进行了宣讲以及交流活动。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校概况、师资力量以及招生情况等方面进行了PPT展示,并发放学校相关宣传资料,促进备考学生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深入了解。之后在互动环节,回访队伍成员对于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情细致的解答,并且成员们将自己在高三备考阶段的经历经验以及学习方法分享给了母校的学子,希望能使备考学生从中受益,调整心态,认真备考,不骄不躁,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次活动虽然历时较短,但是饱含回访队伍成员的心意,回访母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宣传、一次实践,更寄托着每一个毕业生对老师的感恩,对母校的眷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万千西农学子心系的母校,但是毕业并不代表着结束,“诚朴勇毅”的精神在西农学子的心中永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4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泛在电力物联网调研有感
在2020年01月10日下上午,我随着团队来到国网蚌埠供电公司进行参观学习。我们到达以后,在温老师的陪伴下进入了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国家电网分布,同学们都积极的听着工作人员的…
寻遗记--互联网下的瑶族刺绣
寒假刚刚到来,广西师范大学寻遗记调研小组便匆匆前往贺州市开展互联网+视角下,非遗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以广西贺州瑶族为例的研究。非遗文化的魅力蕴藏在瑶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中,寻遗记调研…
走进国网蚌埠公司,探究泛在电力物联网
在此次调研之前,对于物联网我只有一个很浅显的概念,对它的了解也就只知道“万物互联”这句话,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我更不知道这个名词,参加这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了解我们所调研的主题后,我首先在网上查询…
寒假社会实践-------探究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感
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近两年的新兴专业,属于工学门类计算机下设的具体专业。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大学生,仅仅学习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纸上…
女孩的天空
女孩的天空——读《82年生的金智英》有感俞诗阳金智英抱着女儿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呆呆地,又是一年冬天……在《西风颂》中雪莱悠长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他高呼“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季节轮…
探究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感
当今社会,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泛在电力物联网社会实践有感
在跟随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前景调研团于2020年1月10日上午调研参观了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后,我个人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一开始,我们团队在公…
我们适应的是时代
文明的爆发总是迅猛的让人猝不及防,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云时代。而不管什么时代,总有着它核心的部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东西我想就是数据和智能化吧。国家电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风能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但广西部分下辖村镇仍存在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差、经济活力不足等困难情况,要想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发展难题,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过上幸福…
抵边缘小城,聆匠人之声
——管理学院陶韵悦行实践团为更好的了解黑陶的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陶韵悦行实践团于1月12日第二次来到了两城黑陶制造厂,且有幸采访到雕刻师傅陈姐来为我们讲解黑陶背后的故事。初入工作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