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潮汕工艺品是潮汕文化大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星,它的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潮汕贝雕,更把潮汕工艺特色表现地淋漓尽致。
何为贝雕?
贝雕,它是自然、人工与艺术的结合体,巧妙地将人与海结合起来。贝雕工序以 “精”与“灵”闻名,它的一雕一刻马虎不得。
如何“精”?巧用贝壳的自然美,加上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人工技法,才可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表现形式的艺术品。而一幅好的贝雕作品更是需要融合众多工匠数月的精力和心血才得以完成,工匠们的精益求精正是造就了贝雕的“灵”,如画龙点睛,被赋予了有灵性与生命。
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贝雕广受海外人们喜爱,曾大量出口,为中国的外贸贡献了重要力量。这一期间,大量优秀贝雕作品诞生,是贝雕工艺的高峰期。但它的辉煌时期很短暂,犹如一现的昙花。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经济的迅速发展,贝雕开始逐渐被市场遗弃,淡出人们的视线,濒临灭绝。
贝雕的探寻
2017年7月11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来到广东汕头市以“海门贝雕”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关于调研活动。在这过程中,深入了解贝雕文化并希望能给这一传统工艺带来新生命力。
由于海门贝雕近几年在市场上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一些贝雕艺人不愿意接受采访,相关资料也是少之又少,给同学们调研工作的进行带来极大的困扰。直到通过当地新闻报道有幸联系到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后,事情才迎来新转机。她大力支持此次活动,提供了大量有效资源,她表示道:“挽救和发展贝雕是作为潮汕人以及贝雕爱好者的责任,我们应当共同努力。”
所谓雕情贝艺,主要就是调查贝雕这一传统手工艺以及各种角色对于贝雕的情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同学们围绕这个主题从四个不同角度展开了调查:采访海门手艺人林松波先生,了解贝雕的选材、制作工序、起源;采访收藏家卢湘莹女士,欣赏各地区贝雕作品,领略海门贝雕色彩与选材独特魅力;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访当地路人,调查他们对贝雕的了解程度以及个人看法。采访末代贝雕手工艺人林汉桂先生,更深入理解贝雕的历史兴衰,市场现状和衰落的原因等。尽管炎炎夏日,调研过程充满了曲折艰辛,早上外出采访调查,晚上熬夜赶着推文,但为了能够留住贝雕这一道潮汕文化中的璀璨烟火,同学们依然咬牙坚持着,也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感受颇深。
市场萎缩,后继无人
贝雕工艺生存面临着种种问题,始终逃不过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变迁。
机器代替手工,贝雕的替代品也层出不穷,贝雕这种需耗费大量人工的高成本的消费品在市场上自然也就慢慢衰落。再者,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大多数贝雕题材古典,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是迎合市场,还是坚守传统,成为贝雕艺人难以跨域的一大难题。贝雕工艺,需要艺人们一雕一琢的高度专注与耐心,现代年轻人的普遍共有浮躁导致他们很难能够坚持从事这一行业,且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换来的也只有微薄收入,因此工艺继承出现问题,合适的继承者寥寥无几。部分艺人宁愿让贝雕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也不愿看到贝雕在现实中苟延残喘的悲哀场景,更是令人痛心。
凤凰涅槃,重燃生机
该如何拯救贝雕现状?没落的贝雕能否迎来新的曙光?
末代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今贝雕大规模生产已经是不切实际,但是可以考虑用小规模的工作室代替,紧跟时代步伐,与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相结合。卢湘莹女士则表示现有的贝雕收藏品基础上,继续自己与贝雕的不解之缘,也是为了未来开办关于“贝雕”的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倾城的工艺。调研者们根据多天的调查结果,也为此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考虑不同消费者,将贝雕重新包装走进市场;出版关于贝雕的书籍,让这种工艺得以记载;邀请林汉桂老先生莅临学校开展相关讲座,让贝雕这种传统工艺走进青年人的生活,同时也能够让贝雕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迎来新的生机。
通过此次调研,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学生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贝雕这一传统工艺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不要让它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