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益”思迁 利弊几何
中国青年网恩施9月9日电(通讯员:魏洋洋)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于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可以了解的,而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之打开了一扇窗口 。
2019年7月20日,见“益”思迁社会实践小组深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忠堡镇石门坎村和高乐山镇老里坝村展开政府对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调研。此次三下乡活动,让见“益”思迁队的成员们对易地搬迁政策的了解从报纸上、新闻上搬到现实中、眼前,不再局限于脑海。根据下图新闻中的数据,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易地搬迁政策实施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易地搬迁政策到底实施的如何,还是要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扶贫地区,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交流。

图为凤凰网湖北综合湖北日报新闻内容截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洋洋 摄
此次活动选择的采访主体是多样的,不仅有易地搬迁实际受惠的农民,还有普通农民、村委会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还有我们的身边人,而每家每户拥有的特殊性,使我们项目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而不浅薄。

图为本队成员与不同采访对象对易地搬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萌 摄
通过长时间在当地居住以及与村民们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的真实性和主观性进行判定。因为在实践中,我们很明显的发现村委会、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在很多事情上的说法都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这其中是有很多复杂因素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国家‘易地搬迁’这么好的政策,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但是通过深入了解,我们才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搬迁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搬迁之后原来的房屋要进行拆迁,有些村民比较念旧,不愿意房屋被拆迁,于是就选择了拒绝搬迁;搬迁之后,距离以前的田地相隔甚远,不方便耕种,于是土地就荒废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就减少了。村民们搬到新住所之后,虽然交通,社会设施等方面都有了提高,但是有少数的村民反映,房屋质量有问题,对此向我们反映了他们的一些看法。这些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但是到底是好是坏,口说无凭,还需要自己去发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过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使红色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同学们的心田,进一步树立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红色基……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踏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枣庄学院于7月5日前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探寻新时代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城乡携手,迈向富裕】为推动城乡联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深入了解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乡村振兴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前往枣庄峄城区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石顶忆党史,革命火种撒鲁南】近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教育,切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做伟大事业接班人】2023年7月初,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为居民们进行……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镇河口村开展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支……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点亮青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进行扶贫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铭记革命伟绩,弘扬改革精神】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来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经过展厅的介绍,借助历史照片、文字和革命文物等,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在中国共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