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探古镇文化,扬传世匠心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瑶瑶 罗莹

寻找先进人物、文化传人感受时代脉搏、文化力量;拜访民族企业,探寻发展故事;走进艺术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揭秘传统工艺,体悟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秉持探索民间传统工艺、挖掘内在工匠精神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理念,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于7月7日来到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开展为期15天的调研+支教的实践活动。

细品,感悟舌尖上的匠心

奔赴三河,是奔赴一场传统美食的探访之徒,寻常巷陌寻常烟火,都透着古镇美食文化的气息。本团队切实开展对合肥市水岸三河传统饮食有限公司的参观活动,并采访公司负责人聂尔平先生。从工艺到特色,团队成员凝神了解三河米饺这道远近闻名的美食,在舌尖跳动的美味中感受米饺凝结的智慧,承载的文化。科技守护本味,人工继承传统。小小的米饺里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人想到家时味蕾的跳动,更是在点滴制作中丝毫未敢减少的那份工匠精神。原料的筛选,和面制皮,馅料调制,包馅成型……科技与传统的巧妙结合,坚守本味,这是在与聂先生的谈话中领悟到的,更是当今的时代发展大潮带给我们的坚守本味,坚守点滴中的工匠精神。

纯正的三河米饺,将情怀与文化融合进馅料里,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三喝米酒则是团队的另一探访方向,在政府的引导下,记者走进了朴素的酒坊,见到了正在酿酒的刘伦西师傅。在浓浓的酒香里,团队成员了解到,作为多代传承的手艺人,刘伦西始终坚持古法酿酒,在坚守传承底线的同时积极对米酒进行创新。让团队成员们都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了解了其在社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也明悟了当代大学生应坚定不移地传承工匠精神,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扬,传递优秀传统文化

7月11日至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团队来到三河古镇的蓝天艺术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三河古镇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以以扇面为载体的三河名胜扇面设计课程。“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中国的羽扇文化,并通过游戏环节和比赛环节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在互动游戏中,云云以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羽扇设计图拔得头筹,初中的她已经深谙荷花的品性,她希望借优雅的荷花传达自己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除了美术设计,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朗诵能力为目标的献礼建国70周年《月光下的中国》朗诵课、含有“学武先学德,学艺先学礼”意义的舞蹈《少林英雄》也顺利开课,得到家长和校方的支持等。朗诵课上,朗朗的朗诵声稚嫩而坚定,这是一次特别策划的献礼祖国70周年活动,学生家长也积极旁听感受氛围。在宁静的午后,朗诵声格外有力量。“我想画下/三河古镇/我的家乡/我生活的那条老街/姓氏灯笼/羽扇摇曳/飞檐翘角/青石相连/它像一片茶叶/浸泡在如水的岁月······我还想画下/我的祖国母亲/画下她巨龙一般的身姿/画下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画下她沧桑巨变的历史剪影/画下她月白风清 锦绣传奇!”经由团队成员改编的诗朗诵《画笔》将家国紧密联系,得到旁听的诸多家长的认可,其中方阿姨特意向成员取得多余的教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教案也很用心,诗朗诵会给小孩子们带去正能量的!”她笑着鼓励团队成员。

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着高度重视,特别是“大国工匠精神”,一直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团队成员在本次支教活动中,向三河古镇当地的孩子们宣传了他们家乡的文化特色,在此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三河古镇文化传承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团队本次支教活动与团队调研活动有机结合,对于团队而言,这是教学相长;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技巧学习与文化学习同步;对于古镇文化乃至于中华传统文化,支教活动则起到了极有成效的宣传作用。

精工,记录古镇文化之行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中,赴三河古镇调研团队在了解了古镇内部的风景名物后,结合其他古镇的宣传策略,认为做出精美的文创产品是宣传古镇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团队派出系统地学习过绘画的同学在三河古镇内部走访调查、采风记录,对古镇的地标性建筑与民俗风情进行了深刻的学习调查。在经过充分的了解后,团队通过传统的手绘与现代的电脑制图,耗时一个多月,做出了一套以三河风景风物为主题的明信片。

文创产品的设计重在文化与创新,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体现出浓厚的历史底蕴,也要切合当前的时代需求,结合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赴三河古镇调研团队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在这一点,团队将明信片的图案设计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地标建筑景点、戏曲人物故事、古镇特色名物,在这样的结构框架下筛选出大量带有代表性的素材。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文创产品消费主力——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团队在明信片设计过程中通过水彩、水溶性彩铅这两种西方绘画种类来表现古镇所具有的传统中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从审美艺术的角度而言,在本次的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团队提前学习参照了其他古镇旅游景点的文创设计,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并结合三河古镇当地特色以及需求,对明信片的图案进行了设计。明信片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传统中国小镇风光、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图案旁的文字介绍则更是将书法与绘画巧妙融合,使明信片的画面更加具有传统中国风,韵味。

在对于古镇的文化宣传方面,明信片的设计则具有着它独特的作用。文创产品是团队实践调研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对于三河古镇风貌的生动展示,古镇特色明信片分别涉及到古镇的不同方面,由表及里、由大到小,从建筑、人物到小小的特产,都被展现在十几张小小的明信片中,而这些风物则是三河古镇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当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直接体现。这些明信片不仅是为了展现古镇的秀丽风景与文化底蕴,更是为为了向外界宣传推广三河古镇,三河古镇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其对于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带动发展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三河古镇可以说是位于巢湖湖畔的一颗历史文化明珠,将它的名声传播出去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这其中,文创产品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镇特色明信片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审美与宣传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涵着的文化意味。古镇明信片是团队成员们调研实践活动的结晶,这其中包含着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现出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上所应该具有的担当。同时,这些明信片也将会给它们的欣赏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文化的熏陶、知识的传播,让三河古镇的特色文化在明信片上被记录下来,并且伴随着明信片的传播为人们所熟悉,最终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同时,纵览改革开放40年来的壮阔历程,纪录片一直在发挥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一直在为巨变中的中国凝聚社会与文化上的共识。作为最受观众熟识的影片题材,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一批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大体事实,从而宣扬。例如,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取了全新视角,营造出了“纪录片创作—博物馆推广—观众游客参与”的文化领域深入融合的态势。近年来产生广泛影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关注传承传统技艺的故宫文物修复工匠,通过生活状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呈现出传统文化身上的厚重历史。可以说,纪录片是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所借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文化调研团队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羽毛扇、米酒、米饺、庐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研。在对传统手艺人的采访中,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各项指标,各种制作工艺及其细节。同时,在当地政府及旅游办的帮助下,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文化调研团队获得了大量优秀视频素材以及采访、视频权限。

在此情况下,团队筹备2个月,从纪录片文案打磨到取景拍摄再到视频剪辑、配音配乐,全部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克服设备等难题,精心制作一部纪录片《三河文化之旅》,由三河古镇三个特色:米饺、米酒和昆曲细细展开,带领观众走进历史文化厚重的三河古镇,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和采访传人的真实记录,以期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

青少年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大量的文创产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团队在本次实践调研过程中紧随时代大潮,使现代的审美与技术与传统文化珠联璧合,使传统文化遗产在文创产品中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展现其内在的内涵与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浙商大学子在这个暑假做了一生难忘的事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一旅阳光”实践团来到建德的第11天。志愿者们迎着清晨的日光,满怀热忱,来到教室开始了新一天的支教活动。风声、蝉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查看全文 >>

童梦十载,山水相约,浙商大学子用十年时间做一件事

7月8日早上7点,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退伍军人服务站内,挤满了志愿者、小朋友和家长们。今天是“一‘旅’阳光”暑期夏令营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许多小朋友和家长7点不到就来到了教室。志愿者……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做彼此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浙商大学子远赴建德陪伴留守儿童

“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今天是浙江工商大学“一旅阳光”实践团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支教的倒数第二天,闭营晚会在夏日的蝉鸣中拉开序幕。清晨,志愿者和小朋友们都比平时更早地来……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访三都新和,助振兴之梦

实践队成员通过阅读电子文献、新闻报道寻找新和村的相关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新和村以它的西红花产业、伞架厂产业、“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引起了实践队的注意。实践队对建德市三都镇新……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知始于行 行成于知 “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实践团实地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新和村,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下辖村,位于集镇以东2.5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7月5日,实践团正式出发前往杭州建德新和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第一天,实践团大致游览了村庄……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之路中的青春力量 浙商大学子深入新和村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实践团来到的是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村委会的干部吕桂芳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绍了村子的大致情况:全村有常住居民户405户,常住人口1430人;有耕地面积……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深入调研,数字赋能,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 助力振兴梦”实践团助力

7月20日,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进行实地调研。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自然环境优越,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好,是种植……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入秀美新和,探产业振兴,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 助力振兴梦”实践团

新和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7亩。自然条件优越,全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拥有柑橘、西红花药材、茶叶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全村共有442户,总人口……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红色根脉,传承天福山精神——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实践之旅,他们走进天福山,深入挖掘这片土地上的红色…

重视社区煤气安全,共筑和谐美好家园

为了提升社区居民对煤气安全使用的意识,预防煤气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2025年1月20日,曲…

寒冬暖行:社区清扫中的青春力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街道上不…

金融知识润童心,安全意识共成长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社会实践队队员与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携手黄渤…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沉痛却又激昂的红色历史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前往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在这里,一段沉痛却又激昂的…

最新发布

访三河古镇,悟工匠精神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跟随着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前往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三河古镇。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三河古镇由三汊河、小南河…
最美耕耘者
美丽的耕耘者-支教组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曦阳”三下乡实践队支教的第六天,支教组也将在今天结束所有支教课程。虽然支教课程只安排了六天,但是很充实很有意义。支教组的小老师费尽心思给小朋友们带来…
探访羽扇传人,学习民间工艺,领略匠人精神
白居易有诗名曰《白羽扇》,诗云:”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真可谓是曲肖神理,将羽扇的神形描摹得淋漓尽致。7月17日上午9点…
七天乡约
七天“乡”约七月骄阳似火,却抵挡不住我下乡支教的决心,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参加学校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地加入了“曦阳”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坡头区南三…
温情暖一线,关怀系众心
骄阳红似火,校场势如虹。2019年9月9日,湖南科技大学保卫处处长朱理哲、副处长沈智祥莅临商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现场视察军训工作,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早霞、学工办主任陈攀以及军训团主要负责人到场汇报工作。…
安徽学子深入三河古镇内部:文化探索与调研相结合
古镇之所以为古镇,不仅仅在于小桥流水人家,更多的是从她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在经历了长达一周的调研走访活动后,在对…
整理内务卫生,养成纪律作风
“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寝室内务整理是军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生军训的必修课程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部队作风纪律建设,使全体新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军训,商学院的军训教官于9月10日下午2:30-3:3…
师大学子访三河古镇:承悠久工艺,觅匠人匠心
(通讯员何华东)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的7名成员到三河古镇羽扇制作手艺传人万正华处学习羽扇制作,亲手体验羽扇制作的相关流程并就三河羽扇的历史及制作工艺向…
安徽学子走进校园,进行文化传播
在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文化调研活动后,赴三河古镇团队对三河古镇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河古镇居民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了解及传承,团队满怀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前往位于古镇风景区附近…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 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新兵们已经熟悉战场。清晨的第一缕熹微照亮灯光球场时,整齐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军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