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寻访三河古镇姓氏灯笼来源,追溯传统宗法精神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罗莹

古镇之所以为古镇,不仅仅在于小桥流水人家,更多的是从她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在经历了长达一周的调研走访活动后,在对古镇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也对古镇南街上的姓氏灯笼产生了好奇,为了解开谜团,团队于7月13日开始不断地对姓氏灯笼进行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初遇姓氏灯笼,美丽中蕴含神秘。

跨入大捷门,走过游人如织的中街,越过鹊渚廊桥,再往前穿过几个小巷,就是三河古镇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道——南街。在这里,不仅有砖石筑就的小屋、青石板路,还有每家每户屋檐下挂着的姓氏灯笼。

这些灯笼虽小,做工却很精致,灯笼正面写着一些姓氏,背面则有“河南郡”、“陈留郡”等字样,这些灯笼普遍采用白色纱布与竹篾为原料,里面则通着电灯。每当夜晚降临,这些灯笼就会亮起来,如琉璃一般晶莹剔透,整条老街在灯笼的点缀下也熠熠生辉。团队成员在每天的调查访问过程中,都会注意到它们。“这些灯笼挂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灯笼上的字样带有何种寓意?”队员们虽然每天经过这里,但是对这些灯笼的疑惑却与日俱增。

走访古镇居民,采访中获得线索。

在经过多次的资料寻找与方案规划后,团队开始了对姓氏灯笼的探秘之旅。古镇居民与这些灯笼朝夕相伴,对其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团队在为期四天的居民走访过程中,几乎采访了南街上所有的商户与居民。大家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灯笼正面的姓氏就是这户人家的姓氏,而背后“郡、府、堂”的字样则是这户人家姓氏的郡望所在。

在南街做牛轧糖生意的老人周女士向队员们透露,这些姓氏灯笼每逢过年就会换上新的,而当队员们问及做灯笼的手工艺人时,她告诉大家:“这些人只有在快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现在都不在这里。”这让队员们都有些失落,他们表示,居民们对姓氏灯笼所知甚少,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欠缺。

咨询当地政府,探索中发现传统。

要解开姓氏灯笼的谜团,仅仅有居民们寥寥几句话是完全不够的,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信息,团队派出了小分队,在7月17日下午前往镇政府与文化办,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

当地文化办工作人员胡女士在得知团队成员的来意后,表示出极大的欢迎,她随即联系了档案馆,让队员们翻阅有关资料,并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向队员们讲述姓氏灯笼的由来。队员们在档案馆中则发现了为数不多的与姓氏灯笼有关的资料,经过抄录与整理,灯笼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清晰了不少。

姓氏灯笼以前遍布于合肥市周边的村庄,而现在只有三河古镇将其保留了下来。近几十年来,古镇居民生活条件逐渐提升,人们也不再使用蜡烛,因此姓氏灯笼也一度销声匿迹。为了保存古镇原有的风貌,镇政府让手工艺人赶制出灯笼,发放给每家每户,自此,挂姓氏灯笼的传统就这样保存了下来。灯笼上的字样不只是对于姓氏、郡望的介绍,也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液中浓厚的宗法观念的体现。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围绕着“家国”观念这个主题,姓氏灯笼的存在,对于维系“家国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姓氏灯笼在风景秀丽的三河古镇也许是个不太起眼的“小摆设”,而它点燃的,是中华民族内在对于“家”的信仰。队员丁龙生感慨道:“我作为三河古镇的居民,之前对姓氏灯笼并不了解,这次的调查活动是我们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具有着别样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在一朝一夕,更重要的是普及与传承,只有将传统优秀文化保存下来,才能守住精神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1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师大学子访三河古镇:承悠久工艺,觅匠人匠心
(通讯员何华东)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的7名成员到三河古镇羽扇制作手艺传人万正华处学习羽扇制作,亲手体验羽扇制作的相关流程并就三河羽扇的历史及制作工艺向…
安徽学子走进校园,进行文化传播
在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文化调研活动后,赴三河古镇团队对三河古镇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河古镇居民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了解及传承,团队满怀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前往位于古镇风景区附近…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 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新兵们已经熟悉战场。清晨的第一缕熹微照亮灯光球场时,整齐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军绿色的…
关怀中成长
关怀备至,意气风发9月,是丰收的季节,刚刚经过夏雨的洗礼,在这个充满着迷彩故事的季节,又一批大一新生面临着艰苦的考验,但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穿着整齐迷彩服的新生们在操场上展开了严…
军训的点点滴滴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慢慢流走,眨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进入西华师范大学前,我曾一-度对军训抱有恐惧心理,但是在这几天的接触中,让我彻底放下了这样的想法。西师人给我的第--印象就是热情,他们热枕…
笑逢金秋,喜迎新生。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迎来了新一届新生学子,昔日清冷的校园
笑逢金秋,喜迎新生。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迎来了新一届新生学子,昔日清冷的校园再次展现生机与活力。9月2日上午8点整,迎新的同学认真的为新生办理每一项入学手续,并为她们提供各种咨询,解答家长…
轮椅少女逐梦湖科大 校院联动携手送关怀
2019年9月7日,湖南科技大学校党委书记刘德顺、副校长胡石其等校领导在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早霞、商学院2019级新生辅导员、商学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的陪同下,前往八区学生宿舍,对商学院2019级会计学专业新…
成长贵在磨炼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那么军训就是这场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军训能够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身体。苏轼说过:“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就告诉我…
军训磨炼
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必上的一课,作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我们负担着振兴祖国的大业,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严格的纪律才能出色完成这一任务。考入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人生中有好多的关口要过,…
青春新起点,不负韶华
为帮助新生更快明确专业目标,了解学习内容,把握发展方向,9月9日,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于第九教学楼召开2019级新生专业介绍会,各专业系主任向阳、王辉、康江、崔钢、蒋蘋、杨敬林、陈文凯分别担任此次介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