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探访铜陵白姜文化市,寻求非遗传承新动力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余盛

为了寻求非遗传承的新动力,探究农村致富的新模式,7月28日,安庆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姜香满铜都”调研小分队的五位志愿者来到了铜陵市天门镇的白姜生产基地进行调研。

据情况了解,白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铜陵的白姜已经开始种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铜陵白姜是稀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良好的丰产性、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使用价值,是铜陵“八宝”之一,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2009年,铜陵白姜被国家质监总局核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6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安徽铜陵白姜生产系统光荣入榜。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薄弱,而遗产本身将逐步走向灭亡。调研小队想针对此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调研队进入白姜文化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工厂式建筑,虽谈不上宏伟,却是那样的特别,志愿者中孙某谈起:“只有这朴素的白色建筑,才能完成井然有序的工作任务吧。”话却不假,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能达到最值得期待的效果,志愿者们所探访的或许只是一所建筑,但是,他们所见识的却是能够传承下去的力量。这种潜在的力量,自古就有了。

经过多年风霜的沉淀与洗礼,白姜的文化底蕴已经越来越根深蒂固,制作白姜的过程“选姜-去皮-腌制-晾晒-配料-装罐”,都是根据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流程进行的。姜厂负责人告诉我们,铜陵白姜文化的传承当代人必不可少,我们不仅要做到工作上的严谨,还要实现让更多人认识白姜,了解白姜。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终其一生,只为白姜”的匠人——朱泽润。他日复一日在占地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姜阁工作,总是用细心复杂的手法做着自己熟悉的流程。他正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姜农的传承精神,体现了他对铜陵白姜的坚守精神。回到姜厂的场景,姜厂大妈们每个人戴上必备的装备,耐心的给白姜去皮,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生活,更多的难道不也是一种对白姜文化的传承吗?

参观完白姜生产基地后,“姜香满铜都”调研小分队的志愿者成员们开始着手查阅资料,总结调研情况,对文化的传承展开讨论,总结一系列有关继承的方式。文化的传承需要人力,需要督促,需要非物质渗透。只有从精神上改变,才会使文化被记住,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唯有用上自己独特的智慧,采取措施,付诸行动,才能散发出美丽的异彩。大家应该了解到,文化的堕落是由于人性的懒惰与遗弃,而对文化的尊重与重视,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家校扶贫宣讲访问活动
为向困难学生家庭送去温暖和关怀,7月29日上午,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一行9人在周振兴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下郑村、渡田村与平海镇西柯村、山星村开展“资助…
湘潭大学图书馆2019级新生入馆培训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通讯员:胡馨月)2019年9月6日、9月7日两日晚7点,在湘潭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两场对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共有七百余名各个院系新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活动由湘潭大学图书馆学生馆长…
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准确有效地确定就业方向,生命科学学院特邀请就业指导老师德州华成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承晓于2019年9月6日下午在求实楼1011教室对我院17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首先常老师向同…
铜陵白姜调研活动有感
2009年,铜陵白姜被国家质监总局核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6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安徽铜陵白姜生产系统光荣入榜。但是,由于我…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进村来:进一步了解脱贫攻坚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村民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探寻农村脱贫攻坚现状,9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合阳县洽川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队”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镇申东村,通过问卷…
【暑期三下乡】洽川贫困户眼中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为全面了解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实施以来贫困户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考查政府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为下一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摸清情况,西农经管学院“赴合阳县洽川镇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服务队”…
【暑期三下乡】践行责任担当 助力产业扶贫
为进一步了解洽川镇脱贫工作现状,9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合阳县洽川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队”赶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镇南义社区,了解相关情况,开展实地调研。调研队来到洽川镇…
【暑期三下乡】产业拉动经济发展 文化振兴乡村精神
为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感受当地农业文化,9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合阳县洽川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合阳县洽川镇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据悉,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
【暑期三下乡】荷塘金豆艺美莲 脱贫攻坚助力宝
初秋时节雨纷纷,调研艰途路漫漫。迎着朝阳,踏着幽径,西农经管学院“赴合阳县洽川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队”欣然奔赴调研目的地——王村社区,此次调研目的是洽川镇的扶贫特色产业及贫困户参与度。…
【暑期三下乡】助力脱贫攻坚 共话乡村振兴
据悉,脱贫攻坚的广度、深度、精度均已达到新水平,乡村振兴战略效果显著,但“三农”问题依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充分了解掌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系列成果,伴着九月的秋高气爽,触着黄土高原的豪旷…